出自唐朝馬戴《江行留別》
吳楚半秋色,渡江逢葦花。
云侵帆影盡,風(fēng)逼雁行斜。
返照開嵐翠,寒潮蕩浦沙。
余將何所往,海嶠擬營家。
注釋參考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chǎn)業(yè)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海嶠
海邊山嶺。 唐 張九齡 《送使廣州》詩:“家在 湘 源住,君今海嶠行?!?宋 文天祥 《戰(zhàn)場》詩:“三年海嶠擁貔貅,一日蹉跎白盡頭?!?明 何景明 《明月篇》:“ 長安 月,離離出海嶠?!?朱祖謀 《望江南》詞:“不信明珠生海嶠, 江 南哀怨總難平。”
營家
(1).軍中的長官。 唐 王建 《渡遼水》詩:“亦有白骨歸 咸陽 ,營家各與題本鄉(xiāng)。”
(2).經(jīng)營家業(yè)。 元 戴表元 《義蜂行》:“山翁愛蜂如愛花,山蜂營蜜如營家。”
馬戴名句,江行留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