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施功力證菩提,從此永離生死海
出自宋代張伯端《讀雪竇禪師祖英集》:
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無滯礙。
近來學(xué)者不窮源,妄指蹄洼為大海。
雪竇老師達(dá)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
獅王哮吼出窟來,百獸千邪皆恐懼。
或歌詩,或語句,丁寧指引迷人路。
言辭磊落義高深,擊玉敲金響千古。
爭奈迷人逐境留,卻將言相尋名數(shù)。
真如實(shí)相本無言,無下無高無有邊。
非色非空非二體,十方塵剎一輪圓。
正定何曾分語默,取不得兮舍不得。
但於諸相不留心,即是如來真軌則。
為除妄相將真對,妄若不生真亦晦。
能知真妄兩俱非,方得真心無罣礙。
無罣礙兮能自在,一悟頓消窮劫罪。
不施功力證菩提,從此永離生死海。
吾師近而言語暢,留在世間為榜樣。
昨宵被我喚將來,把鼻孔穿放杖上。
問他第一義如何,卻道有言皆是謗。
注釋參考
不施
不見施用。 唐 韓愈 《貞耀先生墓志銘》:“維卒不施,以昌其詩。”
不簡慢。施,通“ 弛 ”。《論語·微子》:“君子不施其親。” 劉寶楠 正義:“不施, 漢 石經(jīng)同?!夺屛摹纷鳌怀凇?。施、弛二字,古多通用……此文不施,即‘不弛’假借。 鄭 注《坊記》云:‘弛,棄忘也。’”
功力
功力 (gōnglì) 功業(yè);功勞 merits;efficacy 功力未見于國者,則不可授以重祿?!豆茏印ち⒄? 在技藝或?qū)W術(shù)上的造詣;功夫和力量 force and skill,esp. in regard to training 書法很有功力菩提
菩提 (pútí)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梵Bodhi從此
從此 (cóngcǐ) 從那個(gè)時(shí)候起 from this time on 王大伯從此負(fù)擔(dān)更重了 從那個(gè)地方起或從那個(gè)時(shí)候起 thenceforward生死海
佛教語。謂眾生輪回六道,生生死死,茫無涯際,有如大海。 隋 智顗 《摩訶止觀》卷一:“動(dòng)法性山,入生死海?!?五代 徐仲雅 《贈(zèng)齊己》詩:“一言悟得生死海,芙蓉吐出琉璃心?!?/p>
張伯端名句,讀雪竇禪師祖英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