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逍遙詠》:
逍遙自在何拘束,天地希夷無返覆。
勿把他心向外求,真宗理道相和睦。
注釋參考
他心
別的打算;異心。《戰(zhàn)國策·趙策一》:“ 知伯 曰:‘兵箸 晉陽 三年矣,旦暮當(dāng)拔之而饗其利,乃有他心?不可,子慎勿復(fù)言?!薄稑犯娂す拇登o一·有所思》:“雙珠玳瑂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靖 曰:‘此 君集 反耳。今中夏乂安,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矣。而求盡臣之術(shù)者,是將有他心焉。’” 郭希仁 《從戎紀(jì)略》:“若彼不去,即有他心無疑,當(dāng)另設(shè)法辦理?!?/p>
外求
求之于外?!斗Y梁傳·莊公二十八年》:“古者稅什一,豐年補敗,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韓詩外傳》卷一:“安命養(yǎng)性者,不待委積而富,名號傳乎世者,不待勢位而顯,德義暢乎中而無外求也?!?南朝 梁 沉約 《傷王諶》詩:“長史體閒任,坦蕩無外求。持身非詭遇,應(yīng)物有虛舟?!?唐 宋之問 《送許州宋司馬赴任》詩:“河潤在明德,人康非外求。當(dāng)聞力為政,遙慰我心愁?!?宋 陸游 《秋夜紀(jì)懷》詩:“垂世詩書在,兒童勿外求。”
真宗
釋道兩教謂所持的真正宗旨;正宗。 唐 張九齡 《敕歲初處分》:“我 玄元皇帝 著《道德經(jīng)》五千文,明乎真宗,致於妙用?!?唐 孟郊 《夏月謁智遠(yuǎn)禪師》詩:“謁師見真宗,何必千萬劫?” 清 黃軒祖 《游梁瑣記·龍門鯉》:“﹝ 朱大祺 ﹞徒步至 嵩山 東岳廟 謁 北摩禪師 。居一年,盡得 少林 真宗。”
理道
(1).道理;理法。 漢 徐干 《中論·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則異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還宮已數(shù)日,將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門,誠為不知理道?!?嚴(yán)復(fù) 《論世變之亟》:“ 中國 理道與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
(2).理政之道。 唐 韓偓 《朝退書懷》詩:“孜孜莫患勞心力,富國安民理道長?!薄杜f五代史·世襲傳二·錢鏐》:“﹝ 錢鏐 ﹞迨於晚歲,方愛人下士,留心理道,數(shù)十年間,時甚歸美?!?宋 王讜 《唐語林·夙慧》:“ 開元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p>
(3).指文章的義理。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十:“文士輕薄不顧理道,有甚害義者?!?明 李東陽 《送畢驗封充淮府冊封副使》詩序:“文學(xué)足以考據(jù)理道,才略足以酬應(yīng)事變?!?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陳公 ﹞為古文學(xué),得於 桐城 姚姬傳 先生;扶植理道,寬樸博雅?!?/p>
相和
相和 (xiānghè) 互相應(yīng)和 in proper proportion;in step with each other 當(dāng)哭相和也?!濉?林覺民《與妻書》宋太宗名句,逍遙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