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晁采《子夜歌十八首》:
儂既剪云鬟,郎亦分絲發(fā)。
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jié)。
夜夜不成寐,擁被啼終夕。
郎不信儂時(shí),但看枕上跡。
何時(shí)得成匹,離恨不復(fù)牽。
金針刺菡萏,夜夜得見蓮。
相逢逐涼候,黃花忽復(fù)香。
顰眉臘月露,愁殺未成霜。
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
剪之特寄郎,聊當(dāng)攜手行。
寄語閨中娘,顏色不常好。
含笑對棘實(shí),歡娛須是棗。
良會(huì)終有時(shí),勸郎莫得怒。
姜蘗畏春蠶,要綿須辛苦。
醉夢幸逢郎,無奈烏啞啞。
中山如有酒,敢借千金價(jià)。
信使無虛日,玉醞寄盈觥。
一年一日雨,底事太多晴。
繡房擬會(huì)郎,四窗日離離。
手自施屏障,恐有女伴窺。
相思百余日,相見苦無期。
褰裳摘藕花,要蓮敢恨池。
金盆盥素手,焚香誦普門。
來生何所愿,與郎為一身。
花池多芳水,玉杯挹贈(zèng)郎。
避人藏袖里,濕卻素羅裳。
感郎金針贈(zèng),欲報(bào)物俱輕。
一雙連素縷,與郎聊定情。
寒風(fēng)響枯木,通夕不得臥。
早起遣問郎,昨宵何以過?得郎日嗣音,令人不可睹。
熊膽磨作墨,書來字字苦。
輕巾手自制,顏色爛含桃。
先懷儂袖里,然后約郎腰。
儂贈(zèng)綠絲衣,郎遺玉鉤子。
即欲系儂心,儂思著郎體。
注釋參考
信使
(1).使臣,使者。奉派擔(dān)任使命或傳達(dá)消息、遞送書信的人。 漢 司馬相如 《喻巴蜀檄》:“故遣信使曉喻百姓以發(fā)卒之事,因數(shù)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讓三老孝弟以不教誨之過。”《南史·徐文盛傳》:“ 文盛 深德 景 ,遂密通信使,都無戰(zhàn)心,眾咸憤怨?!?孫中山 《統(tǒng)一中國非北伐不為功》:“信使往返,不絶於道?!?/p>
(2).外交信使的簡稱。指由一國政府派遣而持有特別護(hù)照的遞送外交郵袋或外交文件的人員。
虛日
空閑的日子;間斷的日子。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五:“村民見之,以魚鱣非樹中之物,咸謂是神,乃依樹起屋,宰牲祭祀,未嘗虛日,因遂名 鱣父廟 。”《宋史·食貨志上三》:“祖宗建立 真 、 楚 、 泗州 轉(zhuǎn)般倉,一以備中都緩急,二以防漕渠阻節(jié),三則綱船裝發(fā),資次運(yùn)行,更無虛日?!?明 劉基 《送道士張玄中歸桐柏觀》詩序:“ 至正 甲午,予來 會(huì)稽 ,因得與群士大夫?yàn)?寶林 之游,而賦詩倡和,無虛日焉?!?清 曹寅 《戲題王安節(jié)畫》詩:“風(fēng)泉浩浩無虛日,但起詩情是俗人。”
趕集的日子。 宋 陸游 《江亭》詩:“野市逢虛日,江亭候暮潮?!?/p>
玉醞
美酒。 唐 晁采 《子夜歌》之九:“信使無虛日,玉醖寄盈觥?!?宋 葛勝仲 《鷓鴣天·賞菊》詞:“自篘玉醖酬朝色,旋洗霜須對晚叢?!?/p>
晁采名句,子夜歌十八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