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喚作太守雨,東皋西陌皆沖融
出自元代王冕《喜雨歌為宋太守賦》:
南州六月旱土赤,炎官火傘行虛空。
田疇圻裂河海涸,萬物如在紅爐中。
桔槔不用計(jì)已梏,農(nóng)民踏踏愁歲兇。
蓬萊太守民父母,下顧赤子心忡忡。
罄竭精神扣天府,話語直與天神通。
須臾喚起龍井龍,大澍三日蘇罷癃。
百姓喚作太守雨,東皋西陌皆沖融。
禾苗徙覺充秀實(shí),野草亦解回顏容。
吾儒能效束皙賦,喜見屋底山云濃。
鄰家父老走相報(bào),門前大水如奔洪。
妖氛積穢俱洗盡,此是太守造化功。
太守正與造化同,百姓拍手歌年豐。
歌年豐,太守德澤垂無窮。
注釋參考
百姓
百姓 (bǎixìng) 普通人——相對于官員、干部而言 common people 并皆暴犯百姓。——《世說新語·自新》 百姓多聞其賢。——《史記·陳涉世家》 (古代百姓是百官貴族的統(tǒng)稱)喚作
叫做,稱做。 唐 寒山 《詩》之二二四:“將他《儒行》篇,喚作賊盜律。” 宋 楊萬里 《聽雨》詩:“昨夜茅檐疏雨作,夢中喚作打篷聲。” 茅盾 《子夜》一:“過了北 河南路 口的上??偵虝晕鞯囊欢?,俗名喚作‘ 鐵馬路 ’,是行駛內(nèi)河的小火輪的匯集處。”
太守
太守 (tàishǒu) 漢朝設(shè)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prefect 太守即遣人?!獣x·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東皋
水邊向陽高地。也泛指田園、原野。 三國 魏 阮籍 《辭蔣太尉辟命奏記》:“方將耕於東皋之陽,輸黍稷之稅,以避當(dāng)涂者之路?!?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宋 范仲淹 《太子中舍致仕范府君墓志銘》:“以東皋所入,日為雞黍之具,故貧而常樂。” 明 王錂 《春蕪記·宸游》:“見山川掩映,東皋麗日明,到處香車簇?fù)怼!?/p>
沖融
亦作“沖融”。1.充溢彌漫貌。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bǔ)闕》詩:“魂翻眼倒忘處所,赤氣沖融無間斷。”《西游記》第八四回:“﹝ 行者 ﹞佇立在云端里,往下觀看,只見那城中喜氣沖融,祥光蕩漾?!?/p>
(2).水波蕩漾貌。 唐 杜甫 《渼陂行》:“半陂已南純浸山,動影裊窕沖融間?!?楊倫 箋注:“沖融,謂水波溶漾?!?宋 王安石 《送吳顯道》詩之一:“飛空結(jié)樓臺,影動杳裊沖融間?!?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卷二:“是篇娓娓至數(shù)千言,浩浩蕩蕩,西起 崑崙 ,東注 溟 渤 ,沖融窈窕,異派分支,千態(tài)萬狀,姿媚橫生?!?/p>
(3).沖和,恬適。 唐 杜甫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望云悲轗軻,畢景羨沖融?!?楊倫 箋注:“言以年暮,故羨山人顏色沖和?!?元 李裕 《摸魚兒》詞:“些兒淡沲沖融意,到處拈花著柳?!?清 侯方域 《宋牧仲詩序》:“吾則甚服其沖融大雅,油然悠然,從容自適,而工者自莫之及,未嘗有孤臣寡婦之怨悲、鱷魚鵩鳥之祲怪引藉為激壯也?!?/p>
王冕名句,喜雨歌為宋太守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