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兒孫傳底事,從教輝耀顯門庭
出自宋代釋正覺《一知殿化佛殿僧堂中燈油求頌》:
佛燈誰我續(xù)光明,果若蓮開大夢醒。
香草有心持潔白,蘭豪無腳湛寒青。
默耕化外那知夜,真照壺中不覺冥。
家世兒孫傳底事,從教輝耀顯門庭。
注釋參考
家世
[one's descent or origin;family background] 人出生的門第;家庭世系
詳細解釋(1).謂世代相傳的門第或家族的世系。《史記·蒙恬列傳》:“ 始皇 二十六年, 蒙恬 因家世得為 秦 將,攻 齊 ,大破之,拜為內(nèi)史。” 宋 范成大 《送洪內(nèi)翰使虜》詩之二:“單于若問公家世,説與 麟麟 畫老臣?!?清 劉大櫆 《<張訥堂詩集>序》:“后之人讀其詩,而考其家世,見其父子祖孫奕葉相承如此,孰不神往而慕艷之?!?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十分重視他的家世,好賣弄,喜歡排場?!?/p>
(2).引申指先代、前世。《南史·到溉傳》:“ 蔣山 有 延賢寺 , 溉 家世所立。 溉 得祿俸皆充二寺?!?/p>
兒孫
兒孫 (érsūn) 兒子和孫子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泛指后代 descendants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p>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從教
(1).聽從教導?!俄n非子·詭使》:“無二心私學,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p>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江楚黜教》:“ 羅 至 撫州 中途,憩息於從教 陳 姓之宅?!?/p>
(3).指脅從、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陜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以其間縛悍 回 於 華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寬脅從,曰:‘吾但治從逆,不治從教。’”
(4).從此使得;從而使。 唐 韓偓 《偶見》詩:“千金莫惜旱蓮生,一笑從教 下蔡 傾?!?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余愛其晚年佳句,如:‘廢書祇覺心無著,少飲從教睡亦清?!?/p>
(5).聽任;任憑。 宋 韋驤 《菩薩蠻》詞:“白髮不須量,從教千丈長?!?明 高啟 《夜雨》詩:“醉來獨滅青燈臥,風雨從教滴夜長?!?清 錢謙益 《團扇篇》詩:“從教妾扇經(jīng)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圓?!?/p>
輝耀
輝耀 (huīyào) 光輝;照耀 shine 晨光輝耀門庭
門庭 (méntíng) 門前的空地;門口和庭院 gate and courtyard 指家庭或門第 faction 改換門庭釋正覺名句,一知殿化佛殿僧堂中燈油求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