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何拯《登第后作》:
自古賨城繼踵希,吾門多幸感昌時(shí)。
姮娥不惜蟾宮桂,從此何家第二枝。
注釋參考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nóng)人,自古有年?!薄墩撜Z·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宋 歐陽修 《定風(fēng)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繼踵
(1).接踵,前后相接?!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髡摗罚骸凹岸肆b旅入 秦 ,繼踵取卿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自《七發(fā)》以下,作者繼踵?!?唐 胡曾 《詠史詩·五湖》:“不知 范蠡 乘舟后,更有功臣繼踵無?”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如 李成 、 關(guān)仝 、 范寬 、 董源 之跡, 徐熙 、 黃筌 、 居寀 之蹤,前不籍師資,后無復(fù)繼踵者?!?聞一多 《冬夜評論一》:“他們喊道:‘詩壇空氣太沉寂了!’于是《冬夜》、《草兒》、《湖畔》、《蕙的風(fēng)》、《雪朝》繼踵而出?!?/p>
(2).形容人多?!蛾套哟呵铩るs下九》:“ 臨淄 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唐 皇甫湜 《編年紀(jì)傳論》:“自 漢 至今,代以更八,年幾歷千,其間賢人摩肩,史臣繼踵?!?/p>
多幸
(1).猶僥幸?!蹲髠鳌ば辍罚骸吧迫嗽谏?,則國無幸民。諺曰:‘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宋書·沉慶之傳》:“上逼令作詩…… 慶之 口授之曰:‘微命值多幸,得逢時(shí)運(yùn)昌。朽老筋力盡,徒步還南崗。辭榮此圣世,何媿 張子房 ?!?南朝 梁 丘遲 《侍宴樂游苑送張徐州應(yīng)詔詩》:“小臣信多幸,投生豈酬義?!?/p>
(2).猶慶幸??吞自?。 唐 韓愈 《與大顛師書》:“緣昨到來,未獲參謁,儻能暫垂見過,實(shí)為多幸。”《水滸傳》第二二回:“ 柴大官人 見了 宋江 ,拜在地下,口稱道:‘端的想殺 柴進(jìn) ,天幸今日甚風(fēng)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3).多所偏愛。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將失》:“廿曰,多幸,眾怠,可敗也?!闭硇〗M注:“幸,偏愛?!?/p>
昌時(shí)
太平盛世。 唐 劉禹錫 《代慰王太尉薨表》:“伏以 武俊 生逢昌時(shí),天授忠節(jié)?!?宋 范仲淹 《老人星賦》:“是何上象著明,昌時(shí)合偶。” 清 鄧方 《冬日閱國初諸家詩題絕句》之四:“昌時(shí)高調(diào)許 高公 ,沉麗能兼七子風(fēng)?!?/p>
何拯名句,登第后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