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垣更直寵新班,便坐通名聽別宣
出自宋代蘇頌《次韻宋次道慶黃安中李邦直二舍人皆自史院拜》:
右垣更直寵新班,便坐通名聽別宣。
詞訓(xùn)已高長慶代,事權(quán)不下永明年。
除官草罷諸番制,執(zhí)簡研馀萬歲煙。
曾向蘭臺陪筆削,喜聞嚴(yán)近擢班遷。
注釋參考
右垣
即右掖。 唐 時指中書省。 唐 蘇源明 《秋夜小洞庭離宴詩》序:“君公行當(dāng)揮翰右垣,豈止典胄米廩邪?”參見“ 右掖 ”。
更直
輪流值班。《后漢書·竇憲傳》“其所將諸郡二千石子弟從征者,悉除太子舍人” 李賢 注引《續(xù)漢志》:“太子舍人秩二百石,無員,更直宿衛(wèi)也。”《三國志·蜀志·周群傳》:“ 羣 少受學(xué)於 舒 ,專心候業(yè),於庭中作小樓,家富多奴,常令奴更直於樓上,視天災(zāi)。” 唐 張九齡 《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詩:“他日聞更直,中宵屬所欽?!?/p>
新班
(1).新的位次。 唐 黃滔 《寄獻(xiàn)梓橦山侯侍御》詩:“東門添故事,南省缺新班?!?/p>
(2).學(xué)校中新的班級或教師新去執(zhí)教的班級。如: 王老師 這學(xué)期又當(dāng)班主任,接了一個新班。
便坐
(1).謂坐于別室?!妒酚洝とf石張叔列傳》:“子孫有過失,不譙讓,為便坐,對案不食?!?司馬貞 索隱:“蓋謂為之不處正室,別坐他處,故曰便坐?!?宋 陸游 《朝奉大夫直祕閣張公墓志銘》:“客至門,見公便坐從容?!?/p>
(2).別室,廂房?!稘h書·張禹傳》:“而 宣 之來也, 禹 見之於便坐,講論經(jīng)義。”《后漢書·魯恭傳》:“是歲,嘉禾生 恭 便坐廷中?!?唐 劉禹錫 《鄭州刺史東廳壁記》:“古諸侯之居公私皆曰寢,其他室曰便坐?!?宋 陸游 《靜鎮(zhèn)堂記》:“西偏有便坐,日受羣吏謁見?!?/p>
通名
(1) [tell one's name]∶告訴別人自己的姓名
來者先請通名
(2) [general name]∶慣用的稱呼
詳細(xì)解釋(1).古代稱戶籍。《商君書·徠民》:“民上無通名,下無田宅?!?宋 梅堯臣 《送少卿知宣州》詩:“州民還最喜,門下舊通名?!?/p>
(2).通報姓名?!稘h書·雋不疑傳》“﹝ 不疑 ﹞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唐 顏師古 注:“上謁,若今通名也?!?宋 蘇舜欽 《舟至崔橋士人張生抱琴攜酒見訪》詩:“有士不相識,通名叩余舟?!?錢鍾書 《圍城》六:“通名之后, 方鴻漸 倒窘起來?!?/p>
(3).總稱。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p>
(4).通用的名稱。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露布》:“然則露版古今通名也?!?清 何琇 《樵香小記·晉乘》:“蓋‘春秋’為記事之通名,乘則一國之專名?!?/p>
蘇頌名句,次韻宋次道慶黃安中李邦直二舍人皆自史院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