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然世塵外,鸞鶴如可追。
出自唐朝白居易《早冬游王屋,自靈都抵陽臺上方望天》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時。石泉碧漾漾,巖樹紅離離。
朝為靈都游,暮有陽臺期。飄然世塵外,鸞鶴如可追。
忽念公程盡,復慚身力衰。天壇在天半,欲上心遲遲。
嘗聞此游者,隱客與損之。各抱貴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顧言,彼此稱男兒。若不為松喬,即須作皋夔。
今果如其語,光彩雙葳蕤。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來高其事,詠嘆偶成詩。為君題石上,欲使故山知。
注釋參考
飄然
飄然 (piāorán) 形容飄搖的樣子 waver 形容輕飄飄像要飛揚的樣子 flare 飄然欲仙 形容心情輕松的樣子 relaxed;light塵外
猶言世外。 漢 張衡 《思玄賦》:“游塵外而瞥天兮,據(jù)冥翳而哀鳴。” 唐 孟浩然 《武陵泛舟》詩:“坐聽閒猿嘯,彌清塵外心。” 清 曹寅 《花笑軒步月留別蒲庵》詩:“鐘聲塵外夢,花笑靜中情?!?/p>
鸞鶴
亦作“ 鸞鸖 ”。1.鸞與鶴。相傳為仙人所乘。 南朝 宋 湯惠休 《楚明妃曲》:“驂駕鸞鶴,往來仙靈。”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煙霞蓊蔚於城隅,鸞鸖盤旋於林表。” 清 高鶚 《題友人山水障子》詩:“林下馬牛閑自放,嶺頭鸞鶴了無奇?!?/p>
(2).借指神仙。 唐 白居易 《酬趙秀才贈新登科諸先輩》詩:“莫羨 蓬萊 鸞鶴侶,道成羽翼自生身?!?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八:“益彰 叔則 鸞鶴之姿,轉(zhuǎn)映 王恭 神仙之狀?!?明 王寵 《旦發(fā)胥口經(jīng)湖中瞻眺》詩:“夙有邱壑向,緬懷鸞鶴蹤?!?/p>
白居易名句,早冬游王屋,自靈都抵陽臺上方望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