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之流碧復(fù)碧,上有鐵立千尋壁
出自宋代陳與義《同范直愚單履游浯溪》:
瀟湘之流碧復(fù)碧,上有鐵立千尋壁。
河朔功就人與能,湖南碑成江動(dòng)色。
文章得意易為好,書雜矛劍天假力。
四百年來(lái)如創(chuàng)見,雷公雨師知此石。
小儒五載憂國(guó)淚,杖藜今日溪水側(cè)。
欲搜奇句謝兩公,風(fēng)作浪涌空心惻。
注釋參考
瀟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淵, 澧 沅 之風(fēng),交 瀟湘 之淵?!薄段倪x·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shī)》:“ 洞庭 張樂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唐 李白 《遠(yuǎn)別離》詩(shī):“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王琦 注引《湘中記》:“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韻》:“ 鳳池 分付夔龍去,萬(wàn)頃 瀟湘 屬 湛然 ?!?明 徐禎卿 《古意》詩(shī):“帝子葬何處,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與 瀟水 的并稱。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qū)。 唐 杜甫 《去蜀》詩(shī):“五載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關(guān)塞阻,轉(zhuǎn)作 瀟湘 游?”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歸輔五云丹陛,回首 楚 樓千里,遺愛滿 瀟 湘 ?!?明 何景明 《雁》詩(shī):“長(zhǎng)風(fēng)度關(guān)塞,九月下 瀟 湘 。”
之流
之流 (zhīliú) 同一類的某人或某物 suchlike 往往不是一位貴族,而是一個(gè)流浪漢之流的人鐵立
(1).形容巋然挺立,像鐵鑄的一樣。 清 張維屏 《三將軍歌》:“尸如鐵立僵不倒,負(fù)公尸歸有 徐保 ?!?清 魏源 《重游百泉》詩(shī)之四:“惜哉 蘇門山 ,鐵立欠林樾?!?/p>
(2).指松林。
千尋
古以八尺為一尋?!扒ぁ保稳輼O高或極長(zhǎng)。 晉 左思 《吳都賦》:“擢本千尋,垂蔭萬(wàn)畝。” 唐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詩(shī):“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頭 。” 清 林則徐 《輿縴》詩(shī):“一綫劃開云徑曉,千尋曳入洞天秋?!?趙樸初 《西江月·參觀密云水庫(kù)工程》詞:“鐵壁千尋鎖浪,碧波萬(wàn)頃如油?!?/p>
陳與義名句,同范直愚單履游浯溪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華輝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