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韋應(yīng)物《郡中西齋》
似與塵境絕,蕭條齋舍秋。寒花獨經(jīng)雨,山禽時到州。
清觴養(yǎng)真氣,玉書示道流。豈將符守戀,幸已棲心幽。
注釋參考
清觴
指美酒?!短接[》卷二二九引 漢 揚雄 《太官令箴》:“羣物百品,八珍清觴,以御賓客,以膳于王?!?明 徐渭 《奉侍少保公宴集龍游之翠光巖》詩:“卻與從行諸幕士,維舟九曲下清觴?!?/p>
真氣
(1).人體的元氣,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由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結(jié)合而成。道教謂為“性命雙修”所得之氣。《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 唐 王維 《賀元元皇帝見真容表》:“臣聞仙祖行化,真氣臨關(guān);圣人降生,祥光滿室?!?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不善養(yǎng)生者,薄節(jié)慎之功,遲吐納之效,厭上藥而用下品,伐真氣而助強陽,根本已危,僵仆無日。”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三昧上真氣已全,百煉中凡心俱浄。”
(2).指剛正之氣。 清 蔣士銓 《臨川夢·送尉》:“英雄欺世,久之畢竟難瞞,胸中既無真氣蟠,筆下焉能力量完!” 侯方域 《祭吳次尾文》附 清 徐作肅 評:“chan{1|1}綿嗚咽,全是一團真氣。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為佳。”
(3).特指帝王的氣象。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詩:“ 秦王 時在座,真氣動戶牖。”
玉書
(1).論玉的書。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竊見玉書稱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純漆,赤擬雞冠,黃侔蒸粟?!?/p>
(2).表示祥瑞的書簡。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夫子未生時,有麟吐玉書於闕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繼衰 周 而素王。’” 文斐 《癸酉元旦試筆并呈素生子俊篪生蕓盦》詩:“玉書本屬儒家瑞,問道何年再吐麟?”
(3).指《黃庭內(nèi)景經(jīng)》。亦泛指道書。《黃庭內(nèi)景經(jīng)·上清章》:“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過昇三天?!?梁丘子 注:“此經(jīng)亦曰玉書。” 唐 常建 《張?zhí)鞄煵萏谩吩姡骸皶r節(jié)開玉書,窅映飛天言?!?宋 范仲淹 《移丹陽郡先游茅山作》詩:“偶尋靈草逢芝圃,欲叩真關(guān)借玉書?!?/p>
(4).皇家所藏之書。 唐 李遠 《贈弘文杜校書》詩:“曉隨鵷鷺排金鎖,靜對鉛黃校玉書?!?/p>
(5).天子的詔書。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玉書下,褒懿績,促曹裝。帝宸天近,紅斾東去帶朝陽?!?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南城》:“芙蓉闕下玉書宣,午日恩頒侍從前?!?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 尹文端公 贈詩云:‘他日玉書傳詔日,江天何處覓漁翁?’”
道流
(1).某種主張、教義的流布?!肚f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處。”
(2).指道家。《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談空空於釋部,覈玄玄於道流?!?李善 注:“釋部,內(nèi)典也?!稘h書》曰:‘道家流者,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也?!?/p>
(3).道士之輩。 唐 孟浩然 《梅道士水亭》詩:“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宋 王十朋 《龍瑞道士贈蘭》詩:“清含道流氣,輕帶羽衣黃。” 阿英 《關(guān)于北京<燕九竹枝詞>》:“至今遠近道流,皆于此日聚城西 白云觀 ,觀即 長春 修煉處也?!?/p>
(4).指道教?!冻蹩膛陌阁@奇》卷七:“ 玄宗 雖崇奉道流,那 惠妃 卻篤信佛教,各有所好?!?/p>
韋應(yīng)物名句,郡中西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