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張不醉無攬轡,燒燭林間鵲飛起
出自宋代晁補(bǔ)之《次運(yùn)都尉王晉卿天駟監(jiān)邂逅作兼呈坐客》:
平生杜元凱,學(xué)問光奕世。
戚聯(lián)帝室未要論,烜赫功高羊叔子。
赤霄翔舞須威蕤,孔翠文章豈其累。
崇臺作山池作湖,富貴所要聲名俱。
酒樽詩句得過薄,小隱山城殊未疏。
曹侯詞翰諸公客,慣聽清歌耳傾側(cè)。
天閑兩驥看追風(fēng),晴軒忽下飲河虹。
拳毛妙畫不可見,顏公筆精如對面。
鄧張不醉無攬轡,燒燭林間鵲飛起。
第語曹侯繼張燕,鄰榼如澠不憂淺。
注釋參考
攬轡
亦作“擥轡”。1.挽住馬韁。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絶無蹊,攬轡止踟躕?!?唐 張文琮 《蜀道難》詩:“攬轡獨(dú)長息,方知斯路難。”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詩:“攬轡上層岡,下臨百仞濠?!?/p>
(2).《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文帝 從 霸陵 上,欲西馳下峻阪, 袁盎 騎,并車擥轡,上曰:‘將軍怯邪?’ 盎 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高廟、太后何?’上乃止?!卑?, 漢 荀悅 《漢紀(jì)·文帝紀(jì)上》作“攬轡”。后用為諫止君王履險的典故。
(3).見“ 攬轡澄清 ”。
飛起
(1).向上飛離。 晉 王嘉 《拾遺記·顓頊》:“有曳影之劍,騰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起指其方,則剋伐。” 宋 孫光憲 《八拍蠻》詞:“孔雀尾拖金線長,怕人飛起入丁香?!?/p>
(2).扔起。 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吳召兒》:“她飛起一塊石頭,那顆棗兒就落在前面地下了?!?/p>
晁補(bǔ)之名句,次運(yùn)都尉王晉卿天駟監(jiān)邂逅作兼呈坐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