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姚勉《賀新郎》
劍吼蛟龍怒。問蒼天、功名兩字,幾時(shí)分付。生個(gè)英雄為世用,須早青云得路。卻底事、知音未遇。兩度入天飛折翼,謾教人、欲嘆儒冠誤。竟不曉,是何故。休休天也無憑據(jù)。有如椽健筆,蟾宮須還高步。若使長(zhǎng)材終困躓,社稷誰教扶助。信淺水、留龍不住。萬頃洪流通大海,向波濤、闊處興云霧。須信道,這回做。
注釋參考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jiān)?《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p>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dá)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知音
知音 (zhīyīn)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shí)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未遇
未得到賞識(shí)和重用;未發(fā)跡?!抖膛陌阁@奇》卷十一:“ 宋 時(shí)有個(gè)鴻臚少卿,姓 滿 ,因他做事沒下稍,諱了名字不傳,只叫他 滿少卿 ;未遇時(shí)節(jié),只叫他 滿生 。”
姚勉名句,賀新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