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盍思喧馬,燈游羨鬧蛾
出自宋代王阮《早春示陳元達一首》:
北陸藏冰后,東風入律和。
梅因三弄少,麥賴六花多。
簪盍思喧馬,燈游羨鬧蛾。
躬耕吾不倦,其奈沒田何。
注釋參考
簪盍
《易·豫》:“勿疑,朋盍簪。” 朱熹 本義:“然又當至誠不疑,則朋類合而從之矣。”后因以“簪盍”謂朋友相聚。 宋 王十朋 《蓬來閣賦》:“天高氣肅,秋色平分,簪盍良朋,把酒論文?!?明 李東陽 《齋居和亨父用杜韻》之二:“舊堂簪盍地,夢醒不知年?!?/p>
鬧蛾
古代一種頭飾。剪絲綢或烏金紙為花或草蟲之形。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自歲莫正旦,咸頭戴鬧蛾,乃烏金紙裁成,畫顏色裝就者;亦有用草蟲、蝴蝶者?!?清 王夫之 《雜物贊·活的兒》:“以烏金紙剪為蛺蝶,朱粉點染,以小銅絲纏綴針上,旁施柏葉。迎春,元日,冶游者插之巾帽, 宋 柳永 詞所謂‘鬧蛾兒’也,或亦謂之‘鬧嚷嚷’?!?清 陳維崧 《望江南·歲暮雜憶》詞之一:“人鬭 南唐 金葉子,街飛 北宋 鬧蛾兒?!眳⒁姟?鬧鵝 ”。
王阮名句,早春示陳元達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