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彩霓亭》:
高出嶺頭樹,俯窺城下溪。
半山飛急雨,舉手弄晴霓。
曠望已無極,萬緣都與齊。
自嗟來獨(dú)晚,征棹苦言西。
注釋參考
嗟來
(1).嘆詞。來,語助。《莊子·大宗師》:“嗟來 桑戶 乎!嗟來 桑戶 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
(2).“嗟來之食”的略語。 漢 桓寬 《鹽鐵論·孝養(yǎng)》:“夫嗟來而招之,投而與之,乞者猶不取也?!?晉 陶潛 《有會而作》詩:“嗟來何足吝,徒?jīng)]空自遺?!?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閨智·樂羊子妻》:“志士不飲 盜泉 ,廉士不食嗟來,況拾遺金乎!”參見“ 嗟來之食 ”。
征棹
亦作“ 征櫂 ”。指遠(yuǎn)行的船。 北周 庾信 《應(yīng)令》詩:“浦喧征棹發(fā),亭空送客還。” 唐 張旭 《清溪泛月》詩:“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勞歌?!?前蜀 李珣 《菩薩蠻》詞:“捻得寶箏調(diào),心隨征櫂遙。” 宋 趙抃 《初入峽》詩:“險(xiǎn)磧惡灘各幾許,晚停征棹問漁翁。”
苦言
(1).諍言,逆耳之言?!妒酚洝ど叹袀鳌罚骸翱嘌运幰?,甘言疾也?!薄稌x書·劉頌傳》:“垂聽逆耳,甘納苦言者,濟(jì)世之君也?!?宋 蘇軾 《送陳伯修察院赴闕》詩:“苦言如藥石,瞑眩終見思?!?魯迅 《三閑集·“皇漢醫(yī)學(xué)”》:“ 岡氏 距 明治 維新后不久,還有改革的英氣,所以他的日記里常有好意的苦言。”
(2).凄切的言詞。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心動於和聲,情感於苦言?!?晉 陸機(jī) 《贈馮文羆》詩:“悲情臨川結(jié),苦言隨風(fēng)吟。” 南朝 宋 王徽 《雜詩》:“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p>
梅堯臣名句,彩霓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