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謬聞道,直往寡所疑
出自宋代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傷足》:
少年謬聞道,直往寡所疑。
不知避礙險(xiǎn),造次逢顛危。
中歲飽憂患,進(jìn)退每自持。
長存鄙夫計(jì),未免達(dá)士嗤。
前日使胡罷,晝夜心南馳。
中涂冰塞川,滉漾無津涯。
仆夫執(zhí)轡前,我亦忘止之。
馬眩足不禁,拉然臥中坻。
異域非所息,據(jù)鞍幾不支。
昔嘗誦楞嚴(yán),聞有乞食師。
行乞遭毒刺,痛刻侵肝脾。
念覺雖覺痛,無痛痛覺知。
念極良有見,遂與凡夫辭。
我今亦悟此,先佛豈見欺。
但爾不即證,欲往常遲遲。
咄哉后來心,當(dāng)與初心期。
注釋參考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gè)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聞道
(1).領(lǐng)會某種道理?!墩撜Z·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唐 韓愈 《師說》:“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明 李贄 《卓吾論略》:“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雖萬里可也。”
(2).聽說。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聞道 長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李木庵 《東山吟》:“聞道時(shí)危黨錮急,傷心不許問家國?!?/p>
蘇轍名句,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傷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