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憐放逐無長策,空使盧諶淚滿裾
出自唐代徐鉉《聞查建州陷賊寄鐘郎中(謨即查從事也)》:
聞道將軍輕壯圖,螺江城下委犀渠。
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蕭條返故居。
皓首應全蘇武節(jié),故人誰得李陵書。
自憐放逐無長策,空使盧諶淚滿裾。
注釋參考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yè),不敢恥微官。” 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魯迅 《南腔北調集·學生和玉佛》:“驚擾詎云妄?奔逃只自憐?!?/p>
見“ 自憐 ”。
放逐
放逐 (fàngzhú) 古時候把被判罪的人流放到邊遠地方 banish;exile;deport;be sent into exile 這位大臣在被放逐之后,活得比他的大仇敵還長長策
長策 (chángcè) 上策;萬全之計;效用長久的方策 tactics of long effect 治國安邦之長策徐鉉名句,聞查建州陷賊寄鐘郎中(謨即查從事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