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盡秉燭歡,無辭凌晨發(fā)
出自唐代李白《送楊山人歸天臺(tái)》:
客有思天臺(tái),東行路超忽。
濤落浙江秋,沙明浦陽月。
今游方厭楚,昨夢(mèng)先歸越。
且盡秉燭歡,無辭凌晨發(fā)。
我家小阮賢,剖竹赤城邊。
詩人多見重,官燭未曾然。
興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石橋如可度,攜手弄云煙。
注釋參考
秉燭
謂持燭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漢中漾舟》詩:“良會(huì)難再逢,日入須秉燭?!?宋 梅堯臣 《送道損司門》詩:“朝看不足暮秉燭,何暇更尋桃與杏?!薄度龂?guó)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內(nèi)室,秉燭看書?!薄都t樓夢(mèng)》第一一四回:“丫頭秉燭伺候。”
無辭
(1).不辭讓;不推辭?!抖Y記·哀公問》:“固臣敢無辭而對(duì)?!?鄭玄 注:“辭,讓也?!?宋 蘇軾 《再游徑山》詩:“此生更得幾回來,從今有暇無辭數(shù)?!?/p>
(2).沒有言辭;沒有口實(shí)。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其書戰(zhàn)伐,甚謹(jǐn);其惡戰(zhàn)伐,無辭。何也?” 宋 梅堯臣 《鬼火后賦》:“客慚忸無辭而起,余方掩乎衡門。” 葉圣陶 《窮愁》:“﹝博徒﹞投其博具於地,意欲令無見,則無辭可以加罪?!?/p>
晨發(fā)
(1).早晨發(fā)布。 唐 柳宗元 《上權(quán)德輿補(bǔ)闕溫卷決進(jìn)退啟》:“言為建瓴,晨發(fā)夕被,聲馳而響溢,風(fēng)振而草靡?!?/p>
(2).清晨出發(fā)。 元 薩都剌 《早發(fā)黃河即事》詩:“晨發(fā) 大河 上,曙色滿船頭。”
李白名句,送楊山人歸天臺(tái)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死亡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