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樓鑰《嵩岳圖》:
先世前蹤不可追,君從何處得全碑。
上橫嵩岳三千丈,下列齊公廿四詩。
室號揖仙懷舊書,庵名面壁認遺基。
青氈真是我家物,欲以瓊瑤厚報之。
注釋參考
嵩岳
即 嵩山 ?!逗鬂h書·馬融傳》:“右矕 三涂 ,左概 嵩岳 。面據(jù) 衡 陰,箕背 王屋 ?!?明 謝榛 《送王侍御按河南》詩:“天連 嵩岳 寒云盡,馬渡 黃河 春草生?!?/p>
千丈
極言其長、高、深?!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靶椒X千車,船長千丈。” 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壁立千丈,峯橫萬仞。” 唐 白居易 《續(xù)古詩》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p>
下列
下列 (xiàliè) 以下 following 各次火車將在下列各時間開出 下面列出 undermentioned四詩
(1).即四家詩。 魯 《詩》、 齊 《詩》、 韓 《詩》和 毛 《詩》的合稱。 漢 代傳《詩經(jīng)》的有 魯 人 申培 、 齊 人 轅固 、 燕 人 韓嬰 ,稱“魯”、“齊”、“韓”三家詩,為今文詩學(xué), 兩漢 時皆立于學(xué)官, 魏 晉 以后逐漸衰亡。三家詩除存《韓詩外傳》外,馀均亡佚。又有 魯 人 毛亨 ,亦傳《詩經(jīng)》,稱 毛 《詩》,為古文詩學(xué),先在民間傳授,盛行于 東漢 。 魏 晉 后通行的《詩經(jīng)》就是 毛 《詩》。四家對詩義的說明、文字的解釋,均有所不同,參閱 清 陳喬樅 《四家詩異文考》。參見“ 毛詩 ”、“ 三家詩 ”。
(2).《詩經(jīng)》的四體:《風(fēng)》、《大雅》、《小雅》、《頌》。 唐 許堯佐 《五經(jīng)閣賦》:“ 虞 、 夏 、 商 、 周 之五典,《國》、《風(fēng)》、《雅》、《頌》之四詩,既精微之與廣博,莫不森羅而在茲?!?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二》:“四詩既刪,體裁益衍。” 清 錢謙益 《<增城集>序》:“令採風(fēng)之使進而被之管絃,言之無罪,聞之足戒,豈不足以列四詩之目而稱五諫之首也哉!”
(3).稱《南》(《周南》、《召南》)、《豳》、《雅》、《頌》為“四詩”。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經(jīng)義》:“《周南》、《召南》、《南》也,非《風(fēng)》也?!夺佟分^之《豳詩》,亦謂之《雅》,亦謂之《頌》,而非《風(fēng)》也。《南》、《豳》、《雅》、《頌》為四詩,而列國之《風(fēng)》附焉,此《詩》之本序也?!?/p>
樓鑰名句,嵩岳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