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元晉《上姚贛州鏞壽》:
東南之鎮(zhèn)曰會(huì)稽,扶興清淑拱帝畿。
千巖壑氣盤礴,更有壽檜天與齊。
托根后土閱千古,黛色蒼皮天一柱。
鐘為人杰堪棟國,恰似嵩高降申甫。
君侯胸中百萬兵,年未四十俄專城。
精神滿腹秋水瑩,談笑兩頰春風(fēng)生。
崎嶇贛右三百里,蛟鱷垂涎波浪起。
逆流張膽作風(fēng)帆,信如王尊乃通耳。
脫略邊幅柔兇頑,解除苛嬈綏創(chuàng)殘。
喚回和氣豁氛祲,事有至難談笑間。
人口如碑沸傳誦,帝曰吾徒得君重。
天風(fēng)吹下紫泥封,趣入班行和儀鳳。
大夫何以假守為,真除屬厭民所期。
虎頭岌頁要彈壓,凝香森戟聊娛嬉。
璇杓插子日南至,黃鐘飛灰雷出地。
崆恫春早梅已香,釀入黃堂壽觴里。
醉來含笑看吳鉤,龍興夜半干斗牛。
關(guān)河北望令人老,忠臣心與天為謀。
潢池正爾兵不弄,又說邊塵時(shí)澒洞。
籌邊筦鑰寧無人,知待人豪為國用。
貂蟬冠劍拄頤,丹青正與綠鬢宜。
碧油幢下白羽扇,貔虎百萬惟指麾。
雍容傳檄定三輔,頸縛單于歸釁鼓。
手扶鑾駕還東都,宮殿千門總?cè)绻省?br>摩挲與問金城柳,頗嘗見有此舉否。
策勛飲至未央宮,腰下懸金印如斗。
萬年觴捧月氐頭,虎拜稽首揚(yáng)王休。
功高福與宋無極,紫樞黃閣三千秋。
注釋參考
潢池
(1).池塘。 明 唐順之 《海上凱歌贈(zèng)湯將軍》詩之二:“自咤一身都是膽,欲將巨海作潢池?!?/p>
(2).見“ 潢池弄兵 ”。
邊塵
(1).邊地的塵土。 唐 岑參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馬》詩:“習(xí)戰(zhàn)邊塵黑,防秋塞草黃。” 明 馮夢(mèng)龍 《精忠旗·逆檜南歸》:“雙袖染邊塵,回首關(guān)津,受恩深,處假為真?!?清 方文 《偕蔣穆之登金山懷龍友先生》詩:“邊塵一起飛黃葉,岸柳重攀變緑枝?!?/p>
(2).代稱邊境戰(zhàn)事?!度龂尽の褐尽っ鞯奂o(jì)》“ 新城 太守 孟達(dá) 反,詔驃騎將軍 司馬宣王 討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今者海內(nèi)清定,萬里一統(tǒng),三垂無邊塵之警,中夏無狗吠之虞。” 唐 戴叔倫 《送耿十三湋復(fù)往遼?!吩姡骸耙板倪厜m息,烽消戍壘空?!?清 陳夢(mèng)雷 《贈(zèng)臬憲于公》詩:“從容殲小丑,談笑靜邊塵。”
澒洞
(1).綿延;彌漫。 漢 賈誼 《旱云賦》:“運(yùn)清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宋 司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聲澒洞徹四極,草木慘澹顏色傷?!?明 李東陽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何人醉寫云山圖,浮云澒洞山模糊?!?李大釗 《青春》:“吾 華 自辛亥首義,癸丑之役繼之,喘息未安,風(fēng)塵澒洞,又復(fù)傾動(dòng)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
(2).水勢(shì)洶涌。 宋 蘇軾 《廬山二勝·棲賢三峽橋》詩:“空濛煙靄間,澒洞金石奏。”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四:“﹝ 岷江 ﹞又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險(xiǎn),澒洞震動(dòng),不可方物。” 趙樸初 《周總理挽詩》:“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引申為沖擊、震動(dòng)。 黃中黃 《孫逸仙》第四章:“一時(shí)謡變,澒洞全 粵 ,針小棒大,遂流言有人馬數(shù)萬之眾。”
(4).虛空混沌貌。 宋 范成大 《不寐》詩:“丹田恍澒洞,銀海眩眵黑?!?/p>
陳元晉名句,上姚贛州鏞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