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彭秋宇《聞鬼》:
荒郊白骨臥枯莎,有鬼銜冤苦奈何。
半夜數(shù)聲凄枕席,十年幾度慘干戈。
英魂無托子孫絕,史筆不知忠義多。
欲反髑髏生世樂,近來富貴亦消磨。
注釋參考
英魂
英魂 (yīnghún) 對生前有杰出功績者的美稱。亦見“英靈” spirit of the brave departed;spirit of a martyr托子
用以承墊杯碗等,起平穩(wěn)、隔熱作用的器皿。形狀多種。始用于 唐 ,流行至今。《景德傳燈錄·松山和尚》:“一日命 龐居士 喫茶,居士舉起托子云:‘人人盡有分,因什么道不得?’” 清 褚人穫 《堅瓠二集·托子》:“席上,諸公只服褙子, 文龍 以失禮居末座。供茶, 文龍 故以托子墮地,諸公戲以失禮。 文龍 曰:‘先生失衣,學(xué)生落托?!姙橐恍Α!?/p>
史筆
(1).歷史記載的代稱。指史冊。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 蜀 境,首懸 吳 闕,猶生之年也?!?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長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見史筆之失?!?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古史筆多緣飾》:“古今所謂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筆之緣飾,欲為后代美談耳?!?/p>
(2).指修史之筆?!稌x書·文苑傳·曹毗》:“既登 東觀 染史筆,又據(jù)太學(xué)理儒功。” 明 宋濂 《吳公行狀》:“他時執(zhí)史筆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執(zhí)史筆之人,史官。 唐 韓愈 《石君墓志銘》:“故相國 鄭公 餘慶 ,留守 東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筆?!?/p>
(4).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 唐 岑參 《佐郡思舊游》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占畢一》:“余謂 劉 有史學(xué),無史筆?!?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史筆和文學(xué)之筆,應(yīng)該分別開?!?/p>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忠義
忠義 (zhōngyì) 忠心和義氣 loyal and righteous 忠義之士 指有忠心和義氣的人 a loyal and righteous person 表彰忠義彭秋宇名句,聞鬼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