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樂史《詠華林書院》:
能為孝義復為文,惟有君家事漸新。
旌表已迎金殿敕,子孫常宴杏園春。
親情廣闊追隨大,鼓笛喧勝嫁娶頻。
更置書堂書萬卷,不辭延待四方人。
注釋參考
更置
(1).重新設立?!俄n非子·亡征》:“出君在外而國更置,質太子未反而君易子,如是則國攜,國攜者,可亡也?!?/p>
(2).變動;變換。 明 張居正 《答薊遼總督》:“本兵新任,頗惑於昔年南兵坐食之言,傳聞洶洶,遂謂將有所更置,僕知而譬曉之?!?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讀卷官取狀元》:“若狀元卷,則必出揆地所讀,方得居首,間有出上意更置前后者,十不一二也。”
書堂
(1).學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上開府廣饒公鄭常墓志銘》:“就經黌舍,略見書當;習武兵欄,偏知劍術?!薄冻蹩膛陌阁@奇》卷十七:“ 達生 辭了母親,又到書堂中去了?!?/p>
(2).書房。 唐 趙嘏 《送權先輩歸覲信安》詩:“小齋松島上,重葉覆書堂。” 宋 陸游 《戲詠閑適》:“暮秋風雨暗江津,不下書堂已過旬?!?/p>
不辭
不辭 (bùcí) 樂意去干,不辭讓或不推辭 be willing to 不辭勞苦延待
延接,接待。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有 仁壽縣 主簿 歐陽衎 ,愍其衰老,常延待之。”
方人
(1).譏評他人?!墩撜Z·憲問》:“ 子貢 方人?!?劉寶楠 正義:“《釋文》云:‘方人, 鄭 本作“謗”,謂言人之過惡?!?盧氏 文弨 攷證,古《論》‘謗’字作‘方’,蓋以聲近通借?!?楊伯峻 注:“譏評別人?!?/p>
(2).我國古代西部少數(shù)民族 戎 的別名?!兑葜軙ね鯐罚骸?方人 以孔鳥?!?孔晁 注:“ 方人 亦 戎 別名?!?/p>
樂史名句,詠華林書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