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儲嗣宗《送人歸故園》:
遠節(jié)慘言別,況予心久違。
從來憶家淚,今日送君歸。
野路正風(fēng)雪,還鄉(xiāng)猶布衣。
里中耕稼者,應(yīng)笑讀書非。
注釋參考
野路
(1).村野間道路。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縣道不通于野,野路不達于邑,騎馬乘舟者,必不由也?!?北周 庾信 《明月山銘》:“堤梁似堰,野路疑村。” 明 何景明 《愚庵王公瓖》詩:“野路東流水,空山歲暮云。”
(2).邪道,非正統(tǒng)的行徑。 明 袁宗道 《論文上》:“ 空同 ( 李夢陽 )不知,篇篇模擬,亦謂反正。后之文人,遂視為定例,尊若令甲,凡有一語不肖古者,即大怒,駡為野路惡道?!眳⒁姟?野路詩 ”。
(3).喻不正當?shù)男袕健!豆沤裥≌f·滕大尹鬼斷家私》:“那少婦熬不得,走了野路,出乖露丑,為家門之玷?!?/p>
正風(fēng)
(1).指《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周南》、《召南》。《詩·周南·關(guān)雎詁訓(xùn)傳》“毛詩國風(fēng)” 唐 陸德明 釋文:“國者,總謂十五國;風(fēng)者,諸侯之詩。從《關(guān)雎》至《騶虞》二十五篇謂之正風(fēng)。”《詩大序》“至于王道衰,禮儀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fēng)變雅作矣” 唐 孔穎達 疏:“王道衰,諸侯有變風(fēng);王道盛,諸侯有正風(fēng)。”參閱 清 姚際恒 《詩經(jīng)通論·國風(fēng)》。
(2).謂純正的民歌。《呂氏春秋·古樂》:“惟天之合,正風(fēng)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鏘鏘?!?畢沅 注:“ 趙 云:‘言八方之風(fēng),各得其正也?!?陳奇猷 校釋:“ 趙 説是,下文‘熙熙凄凄鏘鏘’即形容正風(fēng)之音?!?/p>
(3).純正的風(fēng)氣。 mao{1~1}澤{1*1}東 《事情正在起變化》:“現(xiàn)在是黨外人士幫助我們整風(fēng)。過一會我們幫助黨外人士整風(fēng)。這就是互相幫助,使歪風(fēng)整掉,走向反面,變?yōu)檎L(fēng)?!?/p>
還鄉(xiāng)
返回鄉(xiāng)里?!赌鲜贰⒅鄠鳌罚骸?武帝 謂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錦還鄉(xiāng),盡榮養(yǎng)之理?!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寤兀骸袄系埽氵@年紀正好給朝廷出力,為什么倒要告退還鄉(xiāng)。” 聞一多 《紅燭·太陽吟》詩:“太陽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陽!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還鄉(xiāng)夢。”
反轉(zhuǎn)方向。鄉(xiāng),通“ 向 ”、“ 嚮 ”。《莊子·漁父》:“顧見 孔子 ,還鄉(xiāng)而立。”
布衣
布衣 (bùyī) 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clothes made of cloth 平民百姓 cloth gown worn by scholars not in government 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有布衣畢昇?!?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儲嗣宗名句,送人歸故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