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折乍驚身出險(xiǎn),三聲獨(dú)似耳聞猿
出自宋代汪炎昶《余于汪推官別墅睹壁間蜀道山水欲賦未能一夕》:
滿壁簪業(yè)墨未昏,牽情一夜役吟魂。
舟掀波浪經(jīng)巫峽,袖撲云煙度劍門。
九折乍驚身出險(xiǎn),三聲獨(dú)似耳聞猿。
無端一事留遺恨,欠覓浣花溪上村。
注釋參考
出險(xiǎn)
出險(xiǎn) (chūxiǎn) 脫離險(xiǎn)境 get out of danger;escape from disaster 幾經(jīng)周折,終于出險(xiǎn),平安返回 出現(xiàn)險(xiǎn)情 be in danger;have an accident;be threatened 大堤長久浸泡,很容易出險(xiǎn),千萬不能疏忽三聲
舊指軍中用以傳令的金鼓、笳、鐸之聲。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十陣》:“三聲既全,五彩必具,辨吾號聲,知五旗。”
耳聞
耳聞 (ěrwén) 耳朵所聽到的;親耳聞聽 hear of (about) 他的一些事我早有耳聞汪炎昶名句,余于汪推官別墅睹壁間蜀道山水欲賦未能一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