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兩漢王粲《登樓賦》: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覽斯宇之所處兮,實(shí)顯敞而寡仇。
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
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
北彌陶牧,西接昭邱。
華實(shí)蔽野,黍稷盈 疇。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jì)以迄今。
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 向北風(fēng)而開襟。
平原遠(yuǎn)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jì)深。
悲舊鄉(xiāng) 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
鐘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 吟。
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dá)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
懼匏瓜之徒懸兮, 畏井渫之莫食。
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
風(fēng)蕭瑟而并興兮,天慘慘而無色。
獸狂顧 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愴以感發(fā)兮,意忉怛而慘惻。
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于胸臆。
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cè)。
注釋參考
凄愴
凄愴 (qīchuàng) 凄慘悲傷 heartrending 這笑容里含有那么多的凄愴感發(fā)
感發(fā) (gǎnfā) 感動啟發(fā) move and inspire 讀他的詩令人感發(fā)興起 情感于中而發(fā)之于外 show 她聽了,一時(shí)羞惡之心感發(fā)忉怛
(1).憂傷;悲痛。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父繫三年,中心忉怛,食不甘味,嘗苦飢渴,晝夜感思,憂父不活?!薄段倪x·王粲<登樓賦>》:“心悽愴以感發(fā)兮,意忉怛而憯惻?!?李周翰 注:“忉怛,猶悽愴也?!?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夫處乎深宮,安乎尊勝,不能靜志,遠(yuǎn)跡山林,棄轉(zhuǎn)輪王位,為鄙賤人行,何可念哉?言增忉怛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生凄然出,忉怛若喪?!?/p>
(2).啰嗦,嘮叨。《朱子語類》卷八三:“要之圣人只是直筆據(jù)見在而書,豈有許多忉怛?!?/p>
慘惻
憂戚;悲痛。 晉 陸機(jī) 《<愍思賦>序》:“銜恤哀傷……故作此賦,以紓慘惻之感。” 唐 裴铏 《傳奇·顏濬》:“詢之土人,乃 陳 朝宮人墓。 濬 慘惻而返?!?明 張景 《飛丸記·權(quán)門狼狽》:“山青水白,眼前皆慘惻。萬里風(fēng)塵,萬里風(fēng)塵,別離頃刻?!?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珊瑚》:“生慘惻不能盡詞而退。”
王粲名句,登樓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天天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