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朱熹《鷓鴣天》
已分江湖寄此生。長蓑短笠任陰晴。鳴橈細雨滄洲遠,系舸斜陽畫閣明。奇絕處,未忘情。幾時還得去尋盟。江妃定許捐雙佩,漁父何勞笑獨醒。
注釋參考
短笠
小的笠帽。 唐 劉禹錫 《竹枝詞》:“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宋 劉克莊 《跋厲歸真<夕陽圖>》:“輕蓑短笠,日與觳觫君相周旋,乃在野民農(nóng)者之事?!?/p>
陰晴
(1).指向陽和背陰。 唐 王維 《終南山》詩:“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2).比喻得志和失意。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人為功名苦戰(zhàn)爭,徒然競,百年身世,數(shù)度陰晴?!?/p>
朱熹名句,鷓鴣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