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鮑照《擬行路難》:
君不見河邊草。
冬時枯死春滿道。
君不見城上日。
今暝沒盡去。
明朝復(fù)更出。
今我何時當然得。
一去永滅入黃泉。
人生苦多歡樂少。
意氣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數(shù)相就。
床頭恒有沽酒錢。
功名竹帛非我事。
存亡貴賤付皇天。
注釋參考
何時
(1).什么時候。表示疑問?!冻o·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么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當然
當然 (dāngrán) of course;certainly 副詞。表示對某一行為的確認或肯定 當然之事 應(yīng)當這樣 我們當然要去鮑照名句,擬行路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