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尾犯》:
因有感於孤山,為賦此調(diào)。
一白受春知。
獨(dú)愛老來,疏瘦偏宜。
古月黃昏,許松竹相依。
暈蘚枯搓半折,影浮波、渴龍倒窺。
歲華凋謝,水邊籬落,雪后忽橫枝。
。
百花頭上立,且休問、向北開遲。
老了何郎,不成便無詩。
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說著、西湖舊時(shí)。
難忘處,放鶴山空人未歸。
注釋參考
有感
有感觸;有感受。 宋 梅堯臣 《河陽秋夕夢與永叔游嵩》詩:“攬衣方有感,還喜問來音?!?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劉磵香父子遺詩》:“先 磵翁 歿,以諸生終,未竟所學(xué),同人咸深惜之。記所見二章,如《梅雨有感》云:‘移榻向窗下,神意殊弗適?!?/p>
孤山
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獨(dú)聳,秀麗清幽。 宋 林逋 曾隱居于此,喜種梅養(yǎng)鶴,世稱 孤山處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鶴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夢溪筆談·人事二》:“ 林逋 隱居 杭州 孤山 ,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fù)入籠中?!?宋 林逋 《宿姑蘇凈惠大師院》詩:“ 孤山 猿鳥 西湖 上,懶對(duì)寒燈詠《式微》?!?清 趙翼 《寓西湖十日雜記以詩》:“ 孤山 好林館,丹碧隱青漣。” 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樹,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詩之四:“我是憑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佇立在亭外的水濱?!?/p>
佚名名句,尾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