瓏璁映面,依約認嬌顰,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出自宋代曾覿《驀山溪(暮秋賞梨花)》:
凋紅減翠,正是清秋杪。
深院裊香風,看梨花、一枝開早。
瓏璁映面,依約認嬌顰,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清明池館,芳信年年好。
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風光占了。
休教寂寞,辜負向人心,檀板響,寶杯傾,潘鬢從他老。
注釋參考
瓏璁
瓏璁 (lóngcōng) 形容金、石相碰撞擊之聲 clanking sound of jade or metal 草木青翠茂盛的樣子 verdant;luxuriant and green依約
(1).依據(jù);沿襲。《隋書·王劭傳》:“採民間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jīng),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后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jīng)《論》《孟》中語,并竊其字句而緣飾之。”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云端依約有僧行?!?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 湘靈 ?!?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他不知道開什么會?!?/p>
(4).形容情意chan{1|1}綿。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 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p>
嬌顰
亦作“ 嬌嚬 ”。謂蹙眉含愁的媚態(tài)。 南朝 梁簡文帝 《長安有狹邪行》:“小婦最容冶,映鏡學嬌顰?!?唐 李百藥 《火鳳詞》之二:“嬌嚬眉際斂,逸韻口中香。” 宋 晏幾道 《少年游》詞:“南樓翠柳,煙中愁黛,絲雨惱嬌顰。”
淡淡
淡淡 (dàndàn) 形容顏色淺淡 light;slight 云溪花淡淡?!啤?杜甫《行次鹽亭》 淡淡的浮云 淡淡的遠山 隱隱約約的樣子 dim 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读凶印珕枴? 水波動的樣子 wave;undulating 綠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嗽馈督鸸燃鳌?h3>溶溶溶溶 (róngróng) 寬廣的樣子 broad 江水溶溶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冻o·九嘆·愍命》 水緩緩流動的樣子,也用來形容月光蕩漾 flow slowly 二川溶溶,流入宮墻?!啤?杜牧《阿房宮賦》 月色溶溶春意
春意 (chūnyì) 春天的氣象 spring in the air 春意盎然 春心 desire for love多少
多少 (duōshǎo) 指量度或數(shù)量大小 how much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shù)量或價格) so much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稍微 somewhat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疑問代詞 how many 問數(shù)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端疂G傳》 表示不定的數(shù)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yè)余作者才知道曾覿名句,驀山溪(暮秋賞梨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