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歸夢,正一笑、柴門稚子迎
出自元代王惲《望月婆羅門引 燕城元夕有感,且去歲汴梁行》:
去年元夕,飄零書劍大梁城。
春風九市花燈。
尚憶東樓行樂,談笑故人情。
對一尊芳酒,滿意歌聲。
斷人行。
梅花歸夢,正一笑、柴門稚子迎。
庭樹鵲、何苦頻驚。
注釋參考
梅花
梅花 (méihuā) 梅樹的花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 〈方〉∶臘梅 wintersweet 梅花形的 mei flower 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歸夢
歸鄉(xiāng)之夢。 南朝 齊 謝朓 《和沉右率諸君餞謝文學》:“望望 荊臺 下,歸夢相思夕。” 唐 段成式 逸句:“虱暴妨歸夢,蟲喧徹曙更?!?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八:“心神不定,歸夢無聊?!?/p>
正一
(1).純真之一。道家認為“一”為世界萬物之本,永恒不變。 南朝 齊 顧歡 《夷夏論》:“佛號正真,道稱正一,一歸無死,真會無生,在名則反,在實則合?!?唐 盧照鄰 《病梨樹賦》:“高談正一,則古之 蒙莊子 ;深入不二,則今之 維摩詰 。” 南唐 譚峭 《化書·道化·正一》:“命之則四(虛、神、氣、形),根之則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謂正一。”
(2).道教的一派。原為五斗米道,為 東漢 張陵 所創(chuàng)。傳說 太上老君 親授 張陵 《太平洞極經》、《太玄經》、《五斗經》、《正一經》各若干卷。 張陵 傳授于后裔及其門徒。后 張陵 被尊為“天師”、“正一天師”,其所創(chuàng)之道派亦稱為“天師道”、“正一道”。 唐 宋 后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統(tǒng)稱為“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經》,崇拜鬼神,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等?!杜f唐書·隱逸傳·司馬承禎》:“﹝ 承禎 ﹞事 潘師正 ,傅其符籙及辟穀、導引、服餌之術。 師正 特賞異之,謂曰:‘我自 陶隱居 傳正一之法,至汝四葉矣。’”《元史·釋老傳·張與材》:“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這一房道士,世傳正一道教,善能書符遣將,剖斷人間禍福?!?/p>
柴門
柴門 (cháimén)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啤?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稚子
稚子 (zhìzǐ) 幼兒;小孩子 (innocent) child 稚子繞膝王惲名句,望月婆羅門引 燕城元夕有感,且去歲汴梁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