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適麋鹿性,頓驚清興長
出自宋代曾鞏《初發(fā)襄陽攜家夜登峴山置酒》:
維舟沔南岸,置酒峴山堂。
入坐松雨濕,吹衣水風涼。
煙嶺火明滅,秋湍聲激揚。
乍釋塵垢累,況余燈燭光。
羊公昔宴客,為樂未遽央。
而我獨今夕,攜家對壺觴。
頗適麋鹿性,頓驚清興長。
歸去任酩酊,詎期夸阿強。
注釋參考
麋鹿性
比喻草野優(yōu)游之性。 宋 曾鞏 《初發(fā)襄陽攜家夜登峴山置酒》詩:“頗適麋鹿性,頓驚清興長。” 宋 蘇軾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我本麋鹿性,諒非伏轅姿。”
清興
清雅的興致。 唐 王勃 《山亭夜宴》詩:“清興殊未闌,林端照初景。” 元 張可久 《小梁州·訪杜高士》曲:“ 飛來峯 下樹青青,添清興,流水玉琴橫?!?清 林則徐 《中秋炮臺眺月》詩:“ 南陽 尚書清興發(fā),約我載酒同扁舟。” 朱自清 《海行雜記》:“晚上他們要打牌,你去了足以打擾他們的清興;他們必也恨恨不平的?!?/p>
曾鞏名句,初發(fā)襄陽攜家夜登峴山置酒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