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者洞然明,泓澄如止水
出自宋代陳文蔚《汪元思遺詩和意以謝》:
君道本公平,何嘗分彼此。
總只在人心,渾然皆天理。
推原賦予初,所鍾均粹美。
賢愚同一轍,所行無意軌。
由其氣稟異,於焉有臧否。
清者洞然明,泓澄如止水。
濁者性天蒙,蕩然惟給馳。
末雖有善惡,反之即其始。
變化在乎人,雖愚必明矣。
日用無馀功,自修惟克己。
近代朱文公,此道賴綱紀(jì)。
居嘗語學(xué)者,虛名以為恥。
必先由博學(xué),然后能約禮。
顏淵躬四鐵,魯參悟一唯。
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經(jīng)旨,議論徒紛紜,反躬乖踐履。
好惡恂私情,是非隨慍喜。
體既雜真妄,用斯殊表里,要在無間斷,善端勤積累。
須臾不可忘,顛沛必如是。
堅(jiān)持敬一字,方知道在邇。
我輩無他求,真須安汝止。
注釋參考
洞然
洞然 (dòngrán) 明亮 brilliant;become clear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 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泓澄
見“ 泓澄 ”。
亦作“ 泓澂 ”。1.水深而清。 晉 左思 《吳都賦》:“泓澄奫潫,澒溶沅瀁?!?南朝 梁簡文帝 《玩漢水》詩:“雜色 崑崙 水,泓澄 龍首渠 ?!?宋 林逋 《和運(yùn)使陳學(xué)士游靈隱寺寓懷》:“泓澄冷泉色,寫我清曠心?!?元 劉壎 《隱居通議·地理》:“ 江西 龍興 市心,有一方池臨街,緑水泓澂,名曰 洗馬池 ?!?/p>
(2).指清澈的水。 宋 王禹偁 《與方演寺丞覓盆池》詩:“涵星冰月無池沼,請(qǐng)致泓澄數(shù)斛盆?!?/p>
止水
止水 (zhǐshuǐ) 死水;滯止不流的水 stagnant water 心如止水陳文蔚名句,汪元思遺詩和意以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