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梓遂而東,岷峨向里,漢益從前
出自宋代魏了翁《念奴嬌(綿州表兄生日紹定壬辰五月)》:
被東風(fēng)吹送,都看盡、蜀三川。
向涪水西來,東山右去,劍閣南旋。
家家露餐風(fēng)宿,數(shù)旬間、渾不見炊煙。
踏遍王孫草畔,眼明帝子城邊。
萬(wàn)家赤子日高眠。
絲管夜喧闐。
自梓遂而東,岷峨向里,漢益從前。
人人里歌涂詠,愿君侯、長(zhǎng)與作蕃宣。
我愿時(shí)清無(wú)事,早歸相伴華顛。
注釋參考
岷峨
(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并稱。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讓右將軍荊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帶百縣,縈抱七州?!薄吨軙れo帝紀(jì)》:“雖復(fù)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奪之威; 漳 滏 勤王,無(wú)救 宗周 之殞?!?/p>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稱。 唐 盧綸 《送張郎中還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傳觴接膝何由得?!?宋 蘇軾 《滿庭芳》詞:“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wàn)里家在 岷峨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詩(shī)序》:“然后登 岷峨 ,攬西極,浮 江 而下?!币徽f 岷 為 青城山 ; 峨 為 峨眉山 。
向里
指含而不露。 宋 朱熹 《答周純?nèi)省罚骸案`恐更須深自思省,收拾身心,漸令向里,令寧?kù)o閑退之意勝,而飛揚(yáng)躁擾之氣消。” 明 唐順之 《與莫子良主事書》:“僕之馳騖於博雜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溺心滅質(zhì)之為病,乃欲發(fā)憤而刊落之。” 明 高攀龍 《三時(shí)記》:“ 休仲 亦沉潛向里,與 卓稺成 吳子往 三人為同志之友,蓋俱有拔俗之韻焉?!?/p>
從前
從前 (cóngqián) 往昔,先前 formerly;before 從前香山觀有個(gè)道士天天講故事 曾經(jīng),一度 once 從前和她很熟悉,可是現(xiàn)在忘記了她的名字魏了翁名句,念奴嬌(綿州表兄生日紹定壬辰五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