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莫懷疏受意,西風(fēng)幸免庾公塵
出自宋代蘇軾《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zèng)二首》:
華發(fā)蕭蕭老遂良,一身萍掛海中央。
。
無錢種菜為家業(yè),有病安心是藥方。
。
才疏正類孔文舉,癡絕還同顧長康。
。
萬里歸來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
。
森森畫戟擁朱輪,坐詠梁公覺有神。
。
白傅閑游空誦句,拾遺窮老敢論親。
。
東海莫懷疏受意,西風(fēng)幸免庾公塵。
。
為公過嶺傳新唱,催發(fā)寒梅一信春。
注釋參考
東海
東海 (Dōng Hǎi) 亞洲東部邊緣海,西接中國大陸,北連黃海,南接南海,面積77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廣闊的東海大陸架是良好的漁場 The East China Sea 泛指東方的大海 sea in the east西風(fēng)
西風(fēng) (xīfēng) 從西方吹來的風(fēng) westerly 溫帶的盛行西風(fēng) west wind 指秋風(fēng)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幸免
幸免 (xìngmiǎn) 僥幸得以避免 escape by sheer luck;have a narrow escape 幸免于難庾公塵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 庾 公權(quán)重,足傾 王公 。 庾 在 石頭 , 王 在 冶城 坐,大風(fēng)揚(yáng)塵。 王 以扇拂塵,曰:‘ 元規(guī) 塵污人?!?元規(guī) , 庾亮 字。 王導(dǎo) 惡 亮 權(quán)勢逼人,故發(fā)此語。后以“庾公塵”喻權(quán)貴的氣焰。 宋 蘇軾 《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北牖已安 陶令 榻,西風(fēng)還避 庾公 塵。” 宋 陸游 《獨(dú)游城西諸僧舍》詩:“萬里欲呼 牛渚 月,一生不受 庾公 塵。非無好客堪招喚,獨(dú)往飄然覺更真。” 元 湯式 《普天樂·友人為人所誣赴杭》曲:“袖拂 庾公 塵,人上 楊朱 路?!币嗍∽鳌?庾塵 ”。 宋 京鏜 《滿江紅·次盧漕高秋長短句并呈都大》詞:“西風(fēng)正好狂吹帽, 庾 塵那解關(guān)吾事。” 金 馮壁 《和希顏》詩:“虎守天門未易通,庾塵無扇障西風(fēng)?!?/p>
蘇軾名句,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zèng)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