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彌遜《題葉擇甫繡壁軒》:
閩山固多奇,會意一峰足。
豈徒快登臨,政欲伴幽獨(dú)。
丈人隱禪關(guān),窗戶閉秋綠。
檐間絕壁起,秀色走可掬。
丹黃與白紅。
楓櫟間花木。
微云一過之,繡抽初脫軸。
是翁貧不憂,朝飯罄儲粟。
只雞呼近社,笑傲杯中玉,酒酣自起舞,身外置榮辱。
君家大兒手,千嶂入縑幅。
何妨寫顛崖,老樹傍高屋。
他年明光歸,展玩長在目。
注釋參考
豈徒
難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薄逗鬂h書·杜喬傳論》:“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宋 葉適 《紀(jì)年備遺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xí)自是而已哉!”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jì)歸武昌歌》:“豈徒文思比 唐 勃 ,應(yīng)遣頌聲如 漢 褒。”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游紀(jì)盛》詩:“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
登臨
登臨 (dēnglín) 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游覽山水 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南望彭澤、 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幽獨(dú)
(1).靜寂孤獨(dú)。亦指靜寂孤獨(dú)的人?!冻o·九章·涉江》:“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dú)處乎山中?!?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天雨蕭蕭滯茅屋,空山無以慰幽獨(dú)。” 唐 司空圖 《秋思》詩:“勢利長草草,何人訪幽獨(dú)?”
(2).獨(dú)處。 清 陳確 《講義二·盡心章》:“古有謂性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詞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學(xué)者反求諸幽獨(dú)之地焉耳。” 清 譚嗣同 《仁學(xué)》二:“莫顯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見乎隱,幽獨(dú)即是大廷?!?/p>
李彌遜名句,題葉擇甫繡壁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