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歐陽修《葛氏鼎》:
大河昔決東南流,蕭條東郡今止湫。
我從故老問其由,云古五鼎藏高丘。
地靈川秀草木稠,郁郁佳氣蒸常浮。
惟物伏見數(shù)有周,秘藏奇怪神所搜。
天昏地慘鬼哭幽,至寶欲出風(fēng)云愁。
蕩搖山川失維陬,九龍大戰(zhàn)驅(qū)蛟◇。
◇然岸裂轟云驫,滑人夜驚鳥嘲啁。
婦走抱兒扶白頭,蒼生仰叫黃屋憂。
聚徒百萬如蚍蜉,千金一掃隨浮漚。
天旋海沸動九州,此鼎始出人間留。
滑人得之不敢收,奇模古質(zhì)非今侔。
器大難用識者不,以示世俗遭掫揄。
明堂會朝饗諸侯,饔官有品供王羞。
調(diào)以五味烹全牛,時有用舍吾無求。
二三子學(xué)雕琳球,見之始驚中嘆愀。
披荒斲古爭窮搜,苦語難出聲咿嚘。
馬圖出河龜負疇,自古怪說何悠悠。
嗟吾老矣不能休,勉強作詩◇效尤。
注釋參考
故老
(1).元老;舊臣?!对姟ば⊙拧ふ隆罚骸罢俦斯世希嵵級??!?鄭玄 箋:“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問政事,但問占夢?!薄稘h書·藝文志》:“古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問諸故老。” 唐 韓愈 《永貞行》:“元臣故老不敢語,晝臥涕泣何汍瀾?!?/p>
(2).年高而見識多的人。 晉 陶潛 《詠二疏》:“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 金 王若虛 《贈昭毅大將軍高公墓碣》:“事實始末,雖不能詳;而故老所傳,猶得見其為人之大略?!?袁鷹 《悲歡·飛》:“ 淮安 故老相傳:從幼年時代起,他就愛倚在城中心 鎮(zhèn)淮樓 的石欄桿上……佇目縱望遙天?!?/p>
(3).前朝遺老。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齋》:“百年故老有存者,尚憶 世宗 初伐 淮 ?!?明 宋濂 《元故曾府君石表辭》:“當(dāng) 宋 初改物,遺黎故老,猶有存者?!?清 趙翼 《甌北詩話·吳梅村詩》:“比之自諱失節(jié),反託於遺民故老者,更不可同年語矣?!?/p>
五鼎
(1).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膚(切肉)、魚、臘五種供品。見《儀禮·少牢饋食禮》?!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扒耙匀?,而后以五鼎與?” 明 陸采 《懷香記·欽賜異香》:“莫把年華空斷送,整五鼎三牲脩供。” 明 沉受先 《三元記·辭親》:“前呼后擁,顯親揚名,也勝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
(2).見“ 五鼎食 ”。
高丘
(1). 楚國 山名?!冻o·離騷》:“忽反顧以流涕兮,哀 高丘 之無女。” 王逸 注:“ 楚 有 高丘 之山。女以喻臣。言己雖去,意不能已,猶復(fù)顧念 楚國 無有賢臣,心為之悲而流涕也?!币徽f,泛指高山。見 游國恩 纂義。 唐 楊炯 《西陵峽》詩:“ 楚 都昔全盛, 高丘 烜望 杞 ?!?魯迅 《集外集·湘靈歌》:“ 高丘 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無餘春。”
(2).高山。 唐 楊炯 《后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或大澤而康帝圖,或高丘而濟王業(yè)。” 明 朱茂暉 《登高丘而望遠?!吩姡骸拔岬歉咔?,思與仙人游;吾望遠海,仙人又安在?”
(3).復(fù)姓。 唐 有 高丘詞 。見《新唐書·藝文志三》。
歐陽修名句,葛氏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