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舒岳祥《風》:
太虛無朕兆,因物見形聲。
入竹須搶地,驅(qū)潮欲打城。
八方隨氣轉(zhuǎn),萬里掃塵清。
反從虎嘯生。
注釋參考
太虛
太虛 (tàixū) 天,天空 heaven 古代哲學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實體氣 the great void;the universe無朕
亦作“ 無眹 ”。沒有跡象或先兆。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用兵》:“與敵相距,變運無形,奇出無朕,錯勝無窮?!?唐 元稹 《酬別致用》詩:“神哉心相見,無眹安得離。”眹,一本作“ 朕 ”。 宋 歐陽修 《三皇設言民不違論》:“化被而物不知,功成而跡無朕。” 清 王夫之 《莊子解·齊物論》:“有真知者,并其通為一者而無朕。”
形聲
形聲 (xíngshēng) 六書之一。指字由“形”和“聲”兩部分合成,形旁有關意義,聲旁有關讀音。如由形旁“氵(水)”和聲旁“胡”合成“湖”。形聲字占漢字總數(sh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叫“諧聲”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with one element indicating meaning and the other sound舒岳祥名句,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