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韓維《答唐州鄭郎》:
先帝宮藩昔曳裾,便將狂直許傾舒。
制分內(nèi)外常更掌,省列東西亦預(yù)除。
敢以功名為已任,自知謀議與時(shí)疏。
歸來粗足生生計(jì),幸免鄉(xiāng)鄰厭乞諸。
注釋參考
帝宮
(1).天宮?!肚f子·知北游》:“反於帝宮,見 黃帝 而問焉?!薄冻o·劉向<九嘆·遠(yuǎn)游>》:“排帝宮與 羅囿 兮,升 縣圃 以眩滅?!?王逸 注:“言遂排開天帝之宮。”
(2).京都。《文選·潘岳<悼亡詩>之三》:“誰謂帝宮遠(yuǎn),路極悲有餘?!?劉良 注:“帝宮,帝城?!?/p>
(3).星官名。指太微垣?!逗鬂h書·蘇竟傳》:“太白、辰星自亡 新 之末,失行筭度,以至于今,或守東井,或沒羽林,或裴回藩屏,或躑躅帝宮。” 王念孫 《讀書雜志馀編·后漢書》“或裴回藩屏或躑躅帝宮”:“北宸在紫宮之中,與左右兩藩皆非黃道所經(jīng),太白、辰星無緣到此。今案帝宮謂太微宮。藩屏謂太微之兩藩,皆五星所經(jīng)也。”
曳裾
(1).拖著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晉 陶潛 《勸農(nóng)》詩:“矧伊眾庶,曳裾拱手。”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zèng)》詩:“曳裾出門迎,握手登前除。”
(2).“曳裾王門”之省稱。 唐 杜甫 《又作此奉衛(wèi)王》詩:“推轂幾年惟鎮(zhèn)靜,曳裾終日盛文儒?!?明 蔡羽 《思田園》詩:“曳裾京華塵,徒自隳四支?!眳⒁姟?曳裾王門 ”。
狂直
疏狂率直?!稘h書·朱云傳》:“此臣素著狂直於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dāng)容之。”《陳書·周弘正傳》:“雖盛德之業(yè)將絶,而狂直之風(fēng)未墜。” 宋 秦觀 《代中書舍人謝上表》:“自亦笑其闊迂,人或憐其狂直?!?清 龔自珍 《題王子梅盜詩圖》詩:“我喜攻人短,君當(dāng)宥狂直?!?/p>
韓維名句,答唐州鄭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