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松筠性,欣奉柏梁歌
出自唐代許敬宗《奉和喜雪應(yīng)制》:
山兼州表奇貺,閟竹應(yīng)遐巡。
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忽若瓊林曙,俄同李徑春。
姑峰映仙質(zhì),郢路雜歌塵。
伏檻觀花瑞,稱觴慶冬積。
飄河共瀉銀,委樹還重璧。
連山分掩翠,綿霄遠(yuǎn)韜碧。
千里遍浮空,五軔咸淪跡。
機(jī)前輝裂素,池上伴凌波。
騰華承玉宇,凝照混金娥。
是日松筠性,欣奉柏梁歌。
注釋參考
松筠
松樹和竹子?!抖Y記·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shí)而不改柯易葉?!焙笠蛞浴八审蕖庇鞴?jié)操堅(jiān)貞。 南朝 齊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詠秋胡妻》:“日月共為照,松筠俱以貞。”《梁書·元法僧等傳論》:“ 侃 則臨危不撓, 鴉仁 守義殞命,可謂志等松筠,心均鐵石。” 唐 杜甫 《贈(zèng)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浪跡同生死,無心恥賤貧。偶然存蔗芋,幸各對(duì)松筠?!薄毒劳ㄑ浴ね鯆甥[百年長(zhǎng)恨》:“ 嬌鸞 松筠之志雖存,風(fēng)月之情已動(dòng)?!?/p>
柏梁
(1).指 柏梁臺(tái) ?!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其后則又作 柏梁 、銅柱、承露僊人掌之屬矣。” 南朝 梁 江淹 《倡婦自悲賦》:“去 栢梁 以掩袂,出 桂苑 而斂眉?!?唐 李白 《雙燕離》詩:“ 柏梁 失火去,因入 吳 王宮?!?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見寄》之五:“ 漢 殿千門錦繡開,不堪一夜 柏梁 災(zāi)?!?/p>
(2).借指宮廷。 唐 韋渠牟 《覽外生盧綸詩因以示此》詩:“終期內(nèi)殿聯(lián)詩句,共汝朝天會(huì) 柏梁 ?!眳⒁姟?柏梁臺(tái) ”。
(3).指《柏梁詩》。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逮至 漢武 ,賦《柏梁》詩而七言之體具?!?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評(píng)詩》:“ 韓子蒼 曰:‘《柏梁》作而詩之體壞;《河梁》作而詩之意乖。’” 清 趙翼 《甌北詩話·七言律》:“自《古詩十九首》以五言傳,《柏梁》以七言傳,於是才士專以五七言為詩。”
(4).泛稱應(yīng)制詩。 唐 張九齡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參見“ 柏梁體 ”。
(5).指柏梁體。 金 王偓 《古仙人辭》序:“得古仙人詞於壁間……觀其體則柏梁,事則終始二 漢 ,字畫在 鐘 王 之間?!眳⒁姟?柏梁體 ”。
許敬宗名句,奉和喜雪應(yīng)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