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命無怨色,成仁其若何
出自唐代李頎《登首陽山謁夷齊廟》:
古人已不見,喬木竟誰過。
寂寞首陽山,白云空復多。
。
蒼苔歸地骨,皓首采薇歌。
畢命無怨色,成仁其若何。
。
我來入遺廟,時候微清和。
落日吊山鬼,回風吹女蘿。
。
石崖向西豁,引領(lǐng)望黃河。
千里一飛鳥,孤光東逝波。
。
驅(qū)車層城路,惆悵此巖阿。
注釋參考
畢命
畢命 (bìmìng) 結(jié)束生命,多指橫死 die;end the life怨色
怨恨的神態(tài)。《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無怨色?!薄痘茨献印ぴ徰杂枴罚骸胺酱瑵?江 ,有虛船從一方來,觸而覆之。雖有忮心,必無怨色。” 魯迅 《彷徨·傷逝》:“ 子君 有怨色,在早晨,極冷的早晨,這是從未見過的,但也許是從我看來的怨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