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李咸用《長歌行》
要衣須破束,欲炙須解牛。當(dāng)年不快意,徒為他人留。
百歲之約何悠悠,華發(fā)星星稀滿頭。峨眉螓首聊我仇,
圓紅闕白令人愁。何不夕引清奏,朝登翠樓,逢花便折,
聞勝即游?鼓腕騰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楊柔。
象箸擊折歌勿休,玉山未到非風(fēng)流。眼前有物俱是夢,
莫將身作黃金仇。死生同域不用懼,富貴在天何足憂!
注釋參考
峨眉
也寫作峨嵋、峩眉。山名。在 四川 峨眉縣 西南,因山勢逶迤,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佛教稱為 光明山 ,道教稱為“虛靈洞天”、“靈陵太妙天”。其脈自 岷山 綿延而來,突起為 大峨 、 中峨 、 小峨 三峰。頂部為玄武巖覆蓋,有 峨眉 寶光、 舍身崖 、 洗象池 、 龍門洞 等勝匚與 浙江 普陀山 、 安徽 九華山 、 山西 五臺山 并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又 山東 、 河南 、 安徽 、 福建 、 廣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為名的山。
螓首
(1).喻指女子美麗的方廣如螓的額。形容女子貌美。 南朝 梁簡文帝 《聽早蟬詩》:“ 莊 書哂鵬翼, 衛(wèi) 賦宜螓首?!?明 梅鼎祚 《玉合記·祝發(fā)》:“蟬鬟翠減,螓首蓬飛,尚恐人多忌也?!?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陳子高》:“是時 子高 年十六,尚總角,容貌艷麗,纖妍潔白如美婦人,螓首膏髮,自然蛾眉,見者靡不嘖嘖?!?/p>
(2).指女子。
(3).借喻美好、精采的東西。 魯迅 《書信集·致林語堂》:“謂 楚囚 之稿僅有少許可登……竊計所留字?jǐn)?shù),不過千餘。稿費自屬無幾,而不佞則頗有擅賣他人螓首之嫌疑,他日史氏筆伐,將云罪浮于 桀 ,誠不如全軀以還之之為得計也。”參見“ 螓首蛾眉 ”。
令人
令人 (lìngrén) 使人 cause people;make one 令人發(fā)指 令人興奮李咸用名句,長歌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