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炎《用元韻答李郎中》:
何人喚得滕六應(yīng),遺我通宵銀海明。
起來無以助清興,銅瓶煮茗松風(fēng)鳴。
恍疑拔腳塵寰外,玉田萬頃無疆界。
蒼官青士亦改容,高下瑤林相映帶。
騎鯨人在日華東,曉踏天街無軟紅。
雪車冰柱堪著語,何止?fàn)幮劢紞u中。
翩翩鶴氅凌風(fēng)際,得句搖毫心自喜。
從渠春筍捧金荷,醉倒氍毹貪睡美。
注釋參考
春筍
春筍 (chūnsǔn) 春季長(zhǎng)成或挖出的各種竹筍 bamboo shoots in spring金荷
(1).見“ 金荷葉 ”。
(2).燭臺(tái)上承燭淚的器皿。形如蓮葉,用金、銀或銅制成,亦借指燭。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絳臺(tái)高,金荷小,銀釭猶燦?!?元 張可久 《滿庭芳·春日閨思》曲:“鉛華淚洗,金荷燼冷,銀蒜簾垂。” 清 陳維崧 《換巢鸞鳳·詠燭》詞:“暝色初臨,正金荷灼灼,鳳脛沉沉?!?/p>
氍毹
氍毹 (qúshū) 毛織的布或地毯,舊時(shí)演戲多用來鋪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紅氍毹”常借指舞臺(tái) woollen blanket 廳正面屏開孔雀,地匝氍毹,都是錦繡桌幃,妝花椅甸?!秊in{1*1}瓶{1*1}梅詞話》王炎名句,用元韻答李郎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