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張養(yǎng)浩《【雙調】胡十八》:
正妙年,不覺的老來到。
思往常,似昨朝,好光陰流水不相饒,都不如醉了,睡著。
任金烏搬廢興,我只推不知道。
。
。
從退閑,遇生日,不似今,忒稀奇。
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齊歌著壽詞,滿斟著玉杯,愿合堂諸貴賓,都一般滿千歲。
。
。
客可人,景如意,檀板敲,玉簫吹。
滿堂香藹瑞云飛,左壁廂唱的,右壁廂舞的。
這其間辭酒杯,大管是不通濟。
。
。
試算春,九十日,屈指間,去如飛。
三分中卻早二分歸,便醉的似泥,渾都有幾時。
把金杯休放閑,須臾間日西墜。
。
。
人會合,不容易,但少別,早相離。
幸然有酒有相識,對著這般景致,動著這般樂器。
主人家又海量寬,勸諸公莫辭醉。
。
。
人笑余,類狂夫,我道渠,似囚拘。
為些兒名利損了身軀,不是他樂處,好教我嘆吁。
喚蛾眉酒再斟,把春光且邀住。
。
。
自隱居,謝塵俗,云共煙,也歡虞。
萬山青繞一茅屋,恰便似畫圖中間裹著老夫。
對著這無限景,怎下的又做官去。
。
。
注釋參考
自隱
(1).自行隱藏。《莊子·繕性》:“雖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隱故不自隱?!薄逗鬂h書·獨行傳·范冉》:“墳封高下,令足自隱。”
(2).衡量自己。《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觀絶理者,以自恐也;下觀不及者,以自隱也。” 尹知章 注:“隱,度也?!?/p>
(3).自己思量。 唐 張鷟 《游仙窟》:“五嫂自隱心偏,兒復何曾眼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恨他,恨他,索甚言破?是他須自隱?!?/p>
(4).自己瞞騙自己。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三折:“妾身謀成不謀敗,學士宜假不宜真,不信不自隱?!?/p>
塵俗
塵俗 (chénsú) 流俗 worldly 一掃文壇塵俗 塵世 the world;vulgar world 形居塵俗而棲心天外歡虞
同“歡娛”?!段倪x·謝朓<始出尚書省>詩》:“零落悲友朋,歡虞宴兄弟?!?李善 注:“虞,與‘娛’通?!?/p>
張養(yǎng)浩名句,【雙調】胡十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