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崇山兼峻嶺,看來渾不減蘭亭
出自宋代李埴《上巳從史巫山超過{左衤右弗}飲江皋》:
風(fēng)沙一夜卷冥冥,曉色曈曚上翠屏。
薄宦驅(qū)人成老大,佳時(shí)得酒慰飄零。
紅馀晚樹迷幽谷,綠漲晴波失遠(yuǎn)汀。
卻是崇山兼峻嶺,看來渾不減蘭亭。
注釋參考
崇山
(1).高山。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晉 陸機(jī) 《從軍行》:“深谷邈無底,崇山鬱嵯峨?!?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七章:“大地雖大,崇山大河雖多,深林邃谷雖奧,不數(shù)百年皆化為都邑焉?!?/p>
(2).引申為崇高,巨大?!稌x書·慕容垂載記》:“宜述修前規(guī),終忠貞之節(jié),奈何棄崇山之功,為此過舉!”
(3).山名。相傳 舜 放 驩兜 之處?!稌に吹洹罚骸傲?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孔穎達(dá) 疏:“蓋在 衡嶺 之南也?!卑?,據(jù) 清 王夫之 《孟子稗疏》、 王鳴盛 《蛾術(shù)編》卷四六,當(dāng)在 唐 驩州 境內(nèi), 泗城 之南(今 廣西 凌云縣 和 西林縣 一帶)。 唐 沉佺期 《從崇山向越?!吩姟俺l(fā) 崇山 下,暮坐 越常 陰”,即其處。舊說或謂在今 湖南 大庸縣 境,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及《通典·州郡十三》。
(4).山名。即 嵩山 。《國語·周語上》:“昔 夏 之興也, 融 降于 崇山 ?!?韋昭 注:“ 融 , 祝融 也。 夏 居 陽城 , 嵩高 所近。”
(5).山名。 狄山 的異名?!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歷 唐堯 於 崇山 兮,過 虞舜 於 九疑 。” 張守節(jié) 正義引 張揖 曰:“ 崇山 , 狄山 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瓠子河》:“《山海經(jīng)》曰:‘ 堯 葬 狄山 之陽。一名 崇山 。’”
峻嶺
連綿的高山。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明 劉基 《過閩關(guān)》詩:“峻嶺如弓驛路賒,清溪一帶抱水斜。” 清 徐翔鵾《普安道中》詩:“橫穿峻嶺幾千丈,直下危峰數(shù)十盤?!?/p>
看來
看來 (kànlái) 粗略地判斷 it appears;it looks as if 他的臉看來幾乎是灰色的 看來 (kànlái) 就所能看到或判定的范圍來說 seemingly 現(xiàn)在看來事情沒有那么糟,你說呢不減
不減 (bùjiǎn) 不次于,不少于 no less than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dāng)年蘭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紹興市 西南之 蘭渚山 上。 東晉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謝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蘭亭集序》。
(2).指《蘭亭帖》。 唐 李約 《蕭子云飛白蕭字贊序》:“比獲《蘭亭》之書,世情觀之,未若野人之塊,不闕於世,在世為無用之物,茍適余意,於余則有用已多?!?宋 陸游 《太平時(shí)》詞:“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明 陶宗儀 《<蘭亭集>刻》:“《蘭亭》一百一十七刻,裝褫作十冊,乃 南宋 理宗 內(nèi)府所藏,每版有內(nèi)府圖書鈐縫玉池上,后歸 賈平章 ?!?郁達(dá)夫 《寄映霞》詩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傳,苦無椽筆寫《蘭亭》?!?/p>
(3).見“ 蘭亭春 ”。
李埴名句,上巳從史巫山超過{左衤右弗}飲江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