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衛(wèi)博《送齊六歸石城》:
春衫快馬君來時,寒江穩(wěn)泛君今歸。
人生聚散定何許,悵望十年三別離。
憶昔見君石城下,雜佩瑤瑜間蘭麝。
三年一鳴驚倒人,欲和薰風(fēng)奏韶夏。
翰林主人子墨卿,文章意氣飄朝云。
君歸但掃三千牘,后會卻揖賢書登。
離離漠漠霜蕪沒,江上陰風(fēng)攬寒日。
不用長吟河畔草,與君且盡杯中物。
注釋參考
驚倒
震驚傾倒。 宋 蘇軾 《次韻秦觀秀才見贈》:“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鳴驚倒人。” 元 虞集 《題韓干畫馬》詩:“昔觀祕府 韓 絶少,得見 龍眠 已驚倒?!?/p>
薰風(fēng)
(1).和暖的風(fēng)。指初夏時的東南風(fēng)。《呂氏春秋·有始》:“東南曰薰風(fēng)。”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獨酌》詩:“薰風(fēng)自南至,吹我池上林?!?明 李東陽 《天津八景》詩之四:“層軒南向坐薰風(fēng),極目平疇遠近同。” 陳毅 《紀念寧滬解放十周年》詩:“解放 寧 滬 吾道東,大軍整肅勝薰風(fēng)。”
(2).相傳 舜 唱《南風(fēng)歌》,有“南風(fēng)之薰兮”句,見《孔子家語·辯樂》。后因以“薰風(fēng)”指《南風(fēng)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 有虞 繼作,政阜民暇,‘薰風(fēng)’詩於元后,‘爛云’歌於列臣。” 宋 蘇軾 《東陽水樂亭》詩:“鏗然澗谷含宮徵,節(jié)奏未伐君獨喜。不須寫入薰風(fēng)弦,縱有此聲無此耳?!?/p>
韶夏
(1). 舜 樂和 禹 樂。亦泛指優(yōu)雅的古樂。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單絃不能發(fā)《韶》《夏》之和音,孑色不能成袞龍之瑋爗?!?宋 范仲淹 《酬葉道卿學(xué)士見寄》:“感茲《韶》《夏》音,佐我臺上春?!?/p>
(2).謂德行如 舜 禹 那樣光明偉大。《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繼韶夏,崇號謚。” 李善 注引 文穎 曰:“韶,明也;夏,大也?!?/p>
衛(wèi)博名句,送齊六歸石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停車達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