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柢只堪陪櫟社,功名何足玷云臺
出自宋代宋庠《次韻和宮保龐丞相見貺之作》:
歲陰誰不感摧頹,更值亨衢出處催。
根柢只堪陪櫟社,功名何足玷云臺。
覽窮文史篇章倦,過盡榮華老病來。
宮袞裁詩褒意厚,昏瞳刮膜喜重開。
注釋參考
根柢
(1).草木的根。柢,即根。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根柢槃深,枝葉峻茂?!?唐 章孝標 《玄都觀栽桃十韻》:“根柢終盤石,桑麻自轉蓬?!?宋 蘇軾 《小圃五詠·人參》:“上藥無炮灸,齕嚙盡根柢?!?/p>
(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礎?!逗鬂h書·王充王符傳論》:“百家之言政者尚矣,大略歸乎寧固根柢,革易時敝也。” 宋 陸游 《寄題方伯謩遠庵》詩:“ 方侯 胸中負經濟,議論源源有根柢?!薄都t樓夢》第一一八回:“但自古圣賢,以人品根柢為重?!?魯迅 《書信集·致金肇野》:“木刻的根柢也仍是素描,所以倘若線條和明暗沒有十分把握,木刻也刻不好?!?/p>
(3).植根。 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夫音者始於宮,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宮商也?!?宋 蘇舜欽 《哀穆先生文》:“讀書益勤,為文章益根柢於道?!?清 戴名世 《<意園制義>自序》:“余之為是也,非茍易也。根柢於先儒理學之書,未之敢失也?!?/p>
櫟社
(1).作為神社象征的櫟樹?!肚f子·人間世》:“ 匠石 之 齊 ,至於 曲轅 ,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shù)?!?成玄英 疏:“櫟,木名也。社,土神也?!薄肚f子·人間世》:“ 匠石 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 宋 葉適 《還華賢良九經說賢良進卷語林等》詩:“芄蘭恨柔蔓,櫟社嫌擁腫?!?/p>
(2).鄉(xiāng)里的代稱。 元 范梈 《立春日和王翰林》:“幾時歸櫟社,盡日接芳筵?!?/p>
功名
功名 (gōngmíng)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度龂萘x》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妒率玛P心》何足
猶言哪里值得?!妒酚洝で乇炯o》:“﹝ 百里傒 ﹞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六:“ 穎 心愴然,即寤,語諸左右,曰:‘夢為虛耳,亦何足怪?!?明 李贄 《復夏道甫》:“再勤學數(shù)年便當大捷矣,區(qū)區(qū)一秀才,何足以為輕重。”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 中國 其實也并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
云臺
(1).高聳入云的臺閣?!痘茨献印m真訓》:“云臺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翱翔?!?晉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廼馭風殿而長懷,俯云臺而自矯?!?宋 張輯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云臺。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p>
(2). 漢 宮中高臺名。 漢光武帝 時,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沉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引領 云臺 ,虛己 宣室 。” 唐 高適 《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 ?!?宋 范成大 《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 云臺 ,一葉渺 湘浦 。”
(3). 漢 宮中高臺名。 漢明帝 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于 南宮云臺 ,后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 云臺 賀,公卿拜壽巵。” 清 洪昇 《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 云臺 ?!?/p>
(4).山名。在 陜西省 華陰縣 境。即 西岳 華山 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 ,高揖 衛(wèi)叔卿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記》:“ 云臺峯 在 太華山 東北?!?清 厲鶚 《嚴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 云臺峯 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p>
(5).山名。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接 閬中縣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連云港市 境內。原為海中小島,稱 郁洲 ,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跡。 李希凡 《云臺小記》:“ 云臺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 云臺 一百多個山頭中的一陵。”
(7).道觀名。 唐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 錦里 差隣接, 云臺 閉寂寥。” 馮浩 箋注:“所謂 云臺觀 也?!?宋 劉克莊 《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愿 云臺 任滿,又還因任,賽 汾陽 考?!?/p>
宋庠名句,次韻和宮保龐丞相見貺之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