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寄黃龍升老》:
讀書萬卷裂儒衣,黃金可成棄不為。
快哉天馬不可羈,開口便呼臨濟兒。
諸方蹴蹋莫支持,吾州一老偶得之。
閉門夜付僧伽黎,明日聲價羽檄馳。
弟子不必不如師,黃龍所立尤瑰奇。
空山鬼火號狐貍,筑屋千礎(chǔ)食萬緇。
癡人不解公游嬉,嫉怒欲碎門前碑。
世衰道喪士自欺,山林亦復踐駭機。
長謠寄公公試思,吾輩救此當何施?
注釋參考
讀書
讀書 (dúshū)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read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study 她讀書很用功儒衣
(1).猶儒服?!逗鬂h書·儒林傳論》:“其服儒衣,稱先王,游庠序,聚橫塾者,蓋布之於邦域矣。” 唐 杜甫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詩:“儒衣山鳥怪, 漢 節(jié)野童看?!?/p>
(2).指穿儒服。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盧雙月》:“兒明作丈夫裝,出與當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晉接?!?/p>
(3).借指儒生。 唐 皇甫曾 《送裴秀才貢舉》詩:“儒衣羞此別,去抵 漢 公卿?!?/p>
黃金
黃金 (huángjīn) gold 黃金折?!稇?zhàn)國策·齊策四》 太傅赍黃金。 天作黃金色?!稄V東軍務(wù)記》 金黃色 黃金絡(luò)馬頭?!稑犯娂つ吧仙!? 見“金”不為
(1).不做;不干。《詩·衛(wèi)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殚L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p>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志·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注:“不為,不成也?!?/p>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先破后承,始開終結(jié),內(nèi)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p>
(2).不為了?!稘h書·揚雄傳下》:“蓋聞圣主之養(yǎng)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顏師古 注:“言憂百姓也?!?/p>
陸游名句,寄黃龍升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