洑流去不見,落澗聲鏘然
出自宋代蘇轍《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
上山苦饑渴,中道得寒泉。
舉瓢石竇響,入口煩痾痊。
洑流去不見,落澗聲鏘然。
莫?dú)w復(fù)相值,相從下平川。
注釋參考
洑流
(1).回漩的水流。 南朝 梁 何遜 《渡連圻》詩之一:“洑流自洄糾,激瀨視奔騰?!?唐 李咸用 《江行》詩:“魚依沙岸草,蝶寄洑流槎?!?清 許承欽 《琉璃河》詩:“洑流摧古墓,烽堠斷漁家?!?/p>
(2).潛流;水潛流地下。 唐 錢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詩之二:“山階壓丹穴,藥井通洑流?!?金 元好問 《黃華峪十絕句》之九:“也應(yīng)嫌被紅塵涴,才近山門便洑流?!?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六:“ 太行山 水皆洑流地中, 關(guān)中 諸水皆行流地上?!?/p>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鏘然
(1).形容金寶珠玉等聲音清脆。 唐 蔣防 《幻戲志·葉法善》:“金翠珠玉,間廁其內(nèi),樓高百五十尺,微風(fēng)所觸,鏘然成韻?!?宋 蘇軾 《石芝》詩:“忽驚石上堆龍蛇,玉芝紫筍生無數(shù)。鏘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雞蘇?!?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畫壁》:“忽聞吉莫靴鏗鏗甚厲,縲鎖鏘然?!?徐遲 《大場的一夜》:“挺一挺胸,甲上的冰柱迸落,鏘然有聲?!?/p>
(2).形容書聲瑯瑯。 宋 葉適 《朝奉郎致仕俞公墓志銘》:“入其塾,誦讀之鏘然,覃思之悠然,人雅多公父子不窮於儒也?!?清 曾國藩 《仁和邵君墓志銘》:“飢餓圍城之中,猶著《禮經(jīng)通論》。誦聲鏘然,徹於巷外?!?/p>
蘇轍名句,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