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十四五年前苦寒節(jié),禮師問師楞伽月
出自唐代貫休《經(jīng)曠禪師院》:
吾師楞伽山中人,氣岸古淡僧麒麟。
曹溪老兄一與語,金玉聲利,泥棄唾委。
兀兀如頑云,驪珠兮固難價其價,靈芝兮何以根其根。
真貌枯槁言樸略,衲衣爛黑燒岳痕。
憶昔十四五年前苦寒節(jié),禮師問師楞伽月。
此時師握玉麈尾,報我卻云非日月,一敲粉碎狂性歇。
庭松無韻冷撼骨,搔窗擦檐數(shù)枝雪。
邇來流浪于吳越,一片閑云空皎潔。
再來尋師已蟬蛻,薝卜枝枯醴泉竭。
水檀香火遺影在,甘露松枝月中折。
寶師往日真隱心,今日不能墮雙血。
注釋參考
寒節(jié)
寒冷的季節(jié);冬季。 晉 傅玄 《雜詩》:“??趾?jié)至,凝氣結(jié)為霜?!?晉 張華 《雜詩》:“東壁正昏中,固陰寒節(jié)升?!?/p>
楞伽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譯。在古 師子國 (今 斯里蘭卡 )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jīng)。 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若非圓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頂人?!?/p>
(2).指《楞伽經(jīng)》。梵名。有四種漢文譯本,今存三種。此經(jīng)提出五法、三性、八識等大乘教義,后人在詩文中常有征引。 唐 韋應(yīng)物 《寄恒璨》詩:“今日郡齋閒,思問《楞伽》字?!?明 高啟 《楞伽寺》詩:“《楞伽》義未曉,塵累方自恥。” 清 姚鼐 《法源寺》詩:“欲偕投紱老,終日問《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法相名為《瑜伽師地》,雖與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師有幾’之文。此則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貫休名句,經(jīng)曠禪師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