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入天飛折翼,謾教人、欲嘆儒冠誤
出自宋代姚勉《賀新郎(京學(xué)類申時作)》:
劍吼蛟龍怒。
問蒼天、功名兩字,幾時分付。
生個英雄為世用,須早青云得路。
卻底事、知音未遇。
兩度入天飛折翼,謾教人、欲嘆儒冠誤。
竟不曉,是何故。
休休天也無憑據(jù)。
有如椽健筆,蟾宮須還高步。
若使長材終困躓,社稷誰教扶助。
信淺水、留龍不住。
萬頃洪流通大海,向波濤、闊處興云霧。
須信道,這回做。
注釋參考
天飛
(1).語出《易·乾》:“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后以“天飛”喻升居高位,貴顯得志。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圣上天飛踐極,迄茲二十有四載?!?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詩啟》:“臣早奉龍潛,與 賈 馬 而入室;晚屬天飛,比 嚴(yán) 徐 而待詔?!?/p>
(2).喻踐帝位。《宋書·恩倖傳·徐爰》:“天飛雖王德所至,終陟固有資田躍?!?/p>
(3).語本《詩·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焙笠浴疤祜w”指天上的飛鳥。 晉 陸云 《南征賦》:“芒芒神道,化洽崇深。卬戾天飛,俯洞淵沉?!?/p>
(4).遠走高飛。 晉 潘尼 《懷退賦》:“伊疇昔之懷憤,思天飛以遠跡。”
折翼
(1).折斷翅膀。比喻受挫傷。《漢書·息夫躬傳》:“發(fā)忠忘身,自繞罔兮!寃頸折翼,庸得往兮!” 清 浩歌子 《螢窗異草·翠衣國》:“使折翼之禽,無難旋里;嫌籠之鳥,竟得生還。”
(2).相傳 晉 陶侃 曾夢生八翼,飛上天去,見天門九重,已上八重,至第九重,門者擊之以杖,遂墜地而折左翼。后 侃 都督八州,握重兵,常思折翼之夢,不敢萌異志。見《晉書·陶侃傳》。后以“折翼”為自警之典。 唐 楊炯 《渾天賦》:“ 魯陽 揮戈兮轉(zhuǎn)於西日, 陶侃 折翼兮登於上玄。” 明 吾邱瑞 《運甓記·家門始末》:“ 廣 南移鎮(zhèn)受波濤,晨昏運甓,夢飛折翼。” 柳亞子 《三月十二日中山先生忌辰有作》詩:“天門折翼憐 陶侃 ,豚犬生兒羨 景升 ?!?/p>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yǎng)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p>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干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p>
姚勉名句,賀新郎(京學(xué)類申時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Noclip 2